女性雜誌市場競爭激烈,儂儂雜誌李茶表示,女性渴望已徹底改變,不再只是婚姻和家庭,女性雜誌應該提供這些獨立自主新女性,一種自我肯定的生活型態。
(Brain.com 台北 2007-01-04)網路衝擊,消費者媒體行為大幅改變,讓許多出版同業大膽預言,未來十年實體雜誌可能會消失。而這波衝擊也影響了女性雜誌市場,2007年,受到整體廣告量下滑的影響,女性雜誌和廣告收入普遍不佳。儂儂社長李茶表示,儂儂雜誌相較於其他競爭者,受到衝擊的影響不大,因為雜誌內容及讀者互動是主要努力的目標,銷售量及廣告量則是反映出這些努力的結果。
深耕台灣女性雜誌市場近25年,隨著時代變遷,這群年輕女性心中的渴望已經改變了。早期,25歲的女性,期待婚姻和走入家庭。而現在25歲的女性,著重在自我形塑和享受人生。新時代的女性,比較沒有傳統的性別刻板觀念,獨立自主愛冒險是她們的特質。儂儂的內容也隨著讀者需求的不同,提供新時代女性,例如,自助旅行資訊、時尚旅遊景點、國際化資訊,及創意設計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女性想要知道的不再只是化妝保養,而是一種自我肯定的生活型態。
從15年前開始,許多國際中文版及日系女性雜誌陸續進入台灣市場,的確也讓儂儂雜誌面臨重新定位的關卡。李茶表示,儂儂的獨特性就在「在地化」,加上深耕台灣北中南三地市場,並不是一本純台北都會型的女性雜誌,讓儂儂受到一些想要爭取中南部女性市場的廣告主青睞。另外,儂儂也會和廣告主一起舉辦活動,回饋大台北地區以外的讀者。例如,儂儂向NIKE提案,在中央大學舉辦女性影片放映會,結合導演座談,達到不錯的宣傳效果。這種平面雜誌結合活動的專案,也是近幾年雜誌媒體常用的方式,幫助品牌和消費者有更多面對面的溝通機會,也幫助拓展中南部消費力驚人的女性市場。
李茶認為,雜誌內容讓讀者有做夢的空間很重要。例如,品牌是女性選購商品的重要指標,因為精品品牌提供給年輕女性對生活型態的想望。也類似商業周刊的名人專訪,那些白手起家的故事,讓年輕人有逐夢踏實的空間。儂儂則會撰寫年輕人靠網拍創業的報導,讓現代這些勇於創業和自我實現的女性,有目標去做夢。這樣的內容會很吸引讀者。
然而和讀者互動的管道,李茶指出,數位化平台的確是平面雜誌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女性雜誌的數位化,和電子商務有很大的關連。因為女性雜誌讀者,喜歡看得到商品資訊,更希望可以買得到。因此,儂儂未來也會朝結合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三年前,開始舉辦網路義賣的活動,今年是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募款,邀集各品牌針對環保主題義賣,也讓儂儂有更多實務經驗,逐漸將重心移往數位平台。
李茶認為,無論品牌或消費者,都逐漸將注意力在網路上。年輕女性也用一種使用網路的模式來看平面雜誌,希望雜誌能提供像網路一樣,更多更豐富的資訊,對此需求,雜誌媒體勢必做些改變,讓互動更完整和全面。除了讓雜誌及網路內容更全面之外,儂儂雜誌期望未來可以成為幫助台灣設計師和國際接軌的平台,讓台灣在地化最深的女性雜誌,可以幫助台灣品牌更被看見。
註:更多相關新聞,請參考以下連結
雜誌受到網路衝擊 城邦收掉青少年及手機等七本刊物
國泰投資千萬創刊「儂儂」
註:更多相關新聞,請參考以下連結
雜誌受到網路衝擊 城邦收掉青少年及手機等七本刊物
國泰投資千萬創刊「儂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