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發展到現在,網友們發言的強勁趨勢形成社交網站,而「網路實名化」就是讓這些網站受歡迎的重要因素,更可說是現實社會的縮影。因此想運用網路做行銷,首先要妥善經營和網友的關係,促成同儕網路認同效應。
(Brain.com 2007-12-28)將Social Network這個名詞解釋為社交網絡,我覺得還不夠貼切。更完整的解釋應該是「People network + Social behavior」,也就是「透過人際間形成的網際網絡,並進而產生的交互與交流行為。」
網路社群是真實社會的縮影?!
網路確實為社會帶來重大改變,網路上的放射性傳播方式讓每個網友都掌握了發言權。草根媒體、公民新聞這些新興媒體的發展,也讓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成為新焦點,而且創造了一股網路族群發言的強勁趨勢。
發展至今,網路不再是虛擬的產物,反而產生紮實的人際關係與組織,例如有許多人透過網路來維繫親子、朋友、情侶間的關係,各種型式的社交網站也陸續出現。
Facebook是目前被公認為最成功的社交網站,成功的原因,我認為是Facebook將最基本的通訊錄服務建構的相當完整,「網路實名化」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倡導網路實名化並不是新概念,在Facebook受矚目前,類似的網路媒體也曾經在台灣和其他國家出現,雖然當時網路趨勢還未成熟。
例如,幾年前中國最大BBS水木清華就已宣佈採用實名化,所有非校內學生一律不准註冊,在當時引起相當大的討論,但最終並沒有成功。雖然很難理解為何同樣的應用,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但隨著上網人口越來越多,實名化確實成為一個可以直接串聯真實自我與網路人際關係的工具,透過實名化,每個人在社交網絡都是扮演真實自我,不再只是虛構世界裡的英雄或戰士。
實名化的崛起拉進了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間的關係,目前的社交網絡其實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已經不只一個朋友告訴我,如果要找他就在他的部落格上留言,他會主動回覆。不是透過email或即時通訊, 而是直接到他在網路的「家」去「留紙條」。
在這個趨勢的影響下,網站經營者需要提供的不再只是有趣的服務,如何提供更多更便利溝通、互動的工具,以滿足人們在網路中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服務核心!
經營網路社群關係是未來網路行銷重點
所有品牌都希望用最低價格,透過網路媒體爭取更多消費族群的矚目,但如何找到適合各別品牌或產品的網路行銷方式,其實是一大挑戰。因為網路已經從「入口網站型的單一媒體」演進成為「全民媒體」的複雜形式。同時隨著網路和其溝通介面如手機的結合、成為另一種新媒體,且逐漸朝戶外發展,品牌對於網路媒體的使用方法將需要更多的知識、摸索與嘗試。
現在網路行銷的重點已不再是爭取更多目光,而是如何爭取更多認同感。如何運用網路媒體進行有效行銷,最重要的還是經營和網路群眾之間的關係,而這正是網路行銷中最困難的一點。社交網絡最大特色在於「同儕認同」,當一個群體中的意見領袖認同某個理念,就能很快地讓整個社群都有同樣的認同,這就是網路認同效應,當然在操作上也必須非常小心,避免網路效應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儘管網路行銷有其困難點,但透過網路媒體扣除傳統的通路成本,實際上的獲利將比以前更多。(林弘全為無名小站事業部產品經理兼發言人)
註:「網路實名化」指使用者利用真實姓名和身份,與網路上的群眾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