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30)只要人是自主的消費,就是會理性思考那一種購買決策是當時對自己最好的。而行銷人面對消費者的理性,就要用不同的手法來吸引費者購買。
(文/溫慕垚)本期商業周刊(1275期)的主題是抗通膨,點出了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上的十大陷阱,整理的非常清楚,提醒消費者應該要更理性的幫自己的錢把關,個人很推薦讀者可以買來看看。
事實上,很少消費者可以這麼理性的避開這些消費陷阱,所以對行銷人來說,商周的這篇分析,正是行銷人的寶典,了解消費者的弱點,更可以在行銷上面著力。本周先分析商周的這篇報導,原訂的「吃到飽」行銷,下周再跟各位讀者分享。
商周提到的十個花錢陷阱分別是:
1. 鈍感陷阱:花錢的快感維持不了多久,所以沒多久又想花錢。而且賺愈多,花愈多。
2. 自我因循:自己養成的不必要習慣,例如每天一杯咖啡、搭計程車上班。
3. 從眾效應:看到大家都在買,也會想一起買,即使自己不太需要,例如上班族的團購。
4. 定錨效應:先入為主的購買決策,自己幫自己的購買決策定了一個標準,例如送女朋友禮物一定要價值2000元以上。
5. 安慰劑效應:愈貴的東西應該愈好。
6. 時空近視:先享受比未來重要。例如使用分期付款來購買商品。
7. 交易效用偏誤:趁打折時多買一些,即使多買的量可能是不需要的。
8. 心理帳戶:拿到額外的收入就會想犒賞自己,例如拿到年終獎金就去買車。
9. 沉沒成本:原先的購買經驗不滿意,就想再次購買來彌補自己。例如對買的東西感到不夠滿意,所以會多買一些來裝飾或補償。
10. 反射效應:為了擔心會更貴,所以現在就先買下來,即使現在自己還沒有能力購買,例如怕房價再漲,所以借錢也要先買下來。
檢討自己的消費,多少有掉入上述的陷阱當中,所以有一位心理學家認為,人是非理性的,因為會掉入上述的陷阱中,所以沒有理性的做決策。
我非常認同上述十個消費陷阱,但仍認為人是「理性」的,上面的十種購買行為,也是經過理性思考後的決定,例如賺錢若不花就沒有賺錢的動力;每天一杯咖啡能帶給自己心理上的滿足;跟大家一起買東西,比較有安全感並獲得認同;買一個有價值的禮物給女朋友才能代表自己的心意;買貴的東西比較有安全感並期望獲得他人的認同;先享受後付款的心理滿足…….。
只要人是自主的消費,就會理性思考那一種購買決策是當時對自己最好的。而行銷人面對消費者的理性,就要用不同的手法來吸引費者購買,上述十種消費陷阱,反過來說,就變成行銷人的行銷寶典。
1. 鈍感陷阱:做好客戶關係管理(CRM),了解顧客的需求,將顧客分類,針對其需求提醒其消費的意願。
2. 自我因循:養成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例如會員制、集點等手法。
3. 從眾效應:用團購折扣的手法吸引大量購買。
4. 定錨效應:幫消費者在購買行為上定錨,例如情人節就該送999?玫瑰花。
5. 安慰劑效應:突顯高價商品的價值感,而非只強調價格。
6. 時空近視:透過分期付款的手法來吸引消費者即時購買。
7. 交易效用偏誤:百貨公司、3C賣場的折扣季或會員日等。
8. 心理帳戶:特別節慶(如春節)的強力促銷。
9. 沉沒成本:運用配件或周邊商品刺激消費者包裝已購買的商品。
10. 反射效應:在賣場強調折扣日期,以刺激消費者提前消費。
人是經過理性思考才做出購買決策,而行銷人的目的則是抓住消費者理性上的盲點,讓他們的理性告訴他們自己該消費了。下周將跟各位分享「吃到飽」的行銷手法,也歡迎讀者來信告知想要了解的行銷議題。(溫慕垚現任動腦專欄作家)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你覺得人的購買決策是理性還是非理性?
2. 你覺得有什麼行銷事件或現象,希望作者能提出來分析及分享?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Facebook踴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