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在旅運量有起色後,也積極擴展營業範圍,目的倒不一定是增加收入,而是提昇消費者對高鐵的需求,進而成為穩定的客源。

圖取自台灣高鐵官網
(文/溫慕垚)暑假已剩下一個星期,由於學生放假,也造就了各式的商機,許多行業都以暑假當作是一年銷售的旺季,特別是與旅遊相關的產業。台灣高鐵已成為台灣中長途運輸最重要的工具,在這個旅遊旺季中,當然也不會缺席,連連推出高鐵假期的廣告,企圖搶食暑假旅遊的大餅。

自從台灣高鐵完成後,台灣的交通運輸市場有了很大的改變,包括國內航空退場、台鐵轉型為中短程運輸、客運業者降價求生存等。其原因都是因為消費者有了不同的選擇,在考量時間、成本、舒適度等考量後,選擇了高鐵取代其他的交通工具。在之前有關高鐵的文章中,筆者已提及運輸業者若只以「運輸」做訴求,都難敵台灣高鐵的競爭,必須要做好市場區隔,同時上下游整合才能找到新的生存空間。

高鐵在旅運量有起色後,也積極擴展營業範圍,目的倒不一定是增加收入,而是提昇消費者對高鐵的需求,進而成為穩定的客源。像是之前的接駁公車、租賃車服務,或是方便的購票方式(網購、便利商店…)等,都提昇了消費者的便利性。暑假期間強打的高鐵假期,其實已經實行了一陣子,只是在暑假旺季強打廣告,更是結合了周邊的旅遊服務,提供消費者一次購足的旅遊享受。

在一個令人難忘的旅遊前,行程的相關規劃,往往令人傷透腦筋。台灣高鐵雖然只是旅遊價值鏈的一部份,但透過前後整合,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旅遊規劃給消費者選擇,包括交通、住宿、接駁等一手包辦,提昇了消費者選擇高鐵假期的意願,也增加了台灣高鐵的乘客率。

這種上下游產業結合的思考模式,也可以用在行銷其他地方。許多產業在促銷時,多是提供話題性的贈品,例如iPad、X-BOX等,但事實上,再有話題性的贈品,也不一定適合各種消費者。反倒是從商品本身的周邊商品來思考,可能會找出消費者喜歡的促銷內容。例如汽車業也常舉辦促銷,由於車子是高價商品,所以贈送的贈品也頗具價值,例如出國旅遊、iPad等。但最有效的促銷贈品,是與用車相關的商品或服務,例如二手車處理、保險、延長保固等,因為都是買車必須的服務,所以購車的消費者接受度也大幅提高。

與其想破頭要找一些與眾不同的促銷贈品,不如看看周邊有關的現成題材,即使沒有新意,但卻是消費者要的,才能達到促銷的效果。

第一支商用手機的製造品牌──MOTOROLA ,傳出由於獲利不佳,所以將出售給Google的消息。品牌的創立及經營很難,但要維持更難,下週將分享品牌的意義及經營品牌要小心的地方。當然,更歡迎各位讀者提出你們想要了解的行銷議題,讓筆者為各位讀者解答。(溫慕垚現任動腦專欄作家)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你覺得台灣高鐵推出的高鐵假期是否會增加其旅運量?
2. 你覺得有什麼行銷事件或現象,希望作者能提出來分析及分享?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Facebook踴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