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號586期動腦雜誌)少子化時代,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唯一焦點。現代爸媽不再滿足於傳統玩具,更尋求能啟發思維、培養能力的新玩意兒。本期《動腦》精選六個品牌案例,展現時下寓教於樂的無限可能。
當科技遇上玩具,當創意融入教育,新時代的「寓教於樂」正在改寫遊戲的定義。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教育玩具市場規模在 2023 年已達 580.6 億美元,預計 2029 年更將攀升至 792.1 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達 5.37%。這不只是一串冷冰冰的數字,而是反映了現代家長對優質教育玩具的熱切期待。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玩具不再只是單純的娛樂道具。透過創新科技的加持,現代玩具搖身一變,成為能夠配合每個孩子獨特學習步調的智慧教具。而這場教育玩具的革新浪潮,不只顛覆了傳統玩具的想像,更開創了全新可能性,如更加重視永續發展、強調智慧互動,以及追求跨域整合,都為玩具產業注入嶄新活力。
此外,過去的疫情也意外加速了教育玩具的創新腳步,且這股改變至今仍未退潮,反而有更多新興的遊戲方式如雨後春筍誕生。新時代的寓教於樂,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強調啟發思考、培養創造力,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展現學習熱忱。
尤其,在人口龐大、中產階級消費力提昇的亞太市場,新世代的父母不再滿足於填鴨式學習,他們更期待在歡笑聲中,看見孩子的全方位成長。這股改變也反映在市場上,越來越多極具創意的教育玩具品牌,正重新定義遊戲與學習的關係。
因此,本期《動腦》精選了六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品牌,一窺現代寓教於樂的無限可能,看品牌如何不只是做玩具,更創造啟發孩子的新方式。
打造遊戲力教室!EEG用歐系教育顛覆傳統幼教
當亞洲的教育風向開始轉變,當填鴨式教育不再是唯一選擇,European EducationAll Group(EEG)以獨樹一幟的教育理念進軍市場。在這裡,積木不只是積木,彩虹梯不只是梯子,每件看似簡單的玩具,都能引導孩子認識世界。
EEG 匯聚了 Educo、Beleduc、Nienhuis Montessori(蒙特梭利)和 TopTrike 等歐洲教育品牌,並以「遊戲即學習」的思維推動教育創新。從蒙特梭利教具培養專注力與邏輯思維,到創意玩具激發想像力與社交能力,每件教具都融入教育理念。在 EEG 的策略中,21 世紀的人才培育,應從啟發孩子的求知慾望開始。
為了讓這份教育理念在亞洲落地生根,EEG 組建了專業顧問團隊,透過講座與工作坊分享歐洲先進教學法,並運用 3D 虛擬空間規劃,協助學校建構合適的學習環境。另外,透過鄰近製造地的寧波物流中心的配送,讓各類教具能迅速到位,送達各地市場。在 EEG 的規劃下,教室的角落都能成為探索區域,牆面也能轉化為創意空間。
「創造一個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遊戲中成長的世界。」EEG 從核心理念出發,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以國際標準檢視每件教具的安全性、環保性與教育性,展現對品質的重視,也反映品牌深耕亞洲市場的企圖心。
EEG 透過整合歐系頂尖教育品牌、創新空間規劃與在地化服務,成功將「遊戲即學習」的先進理念導入亞洲市場,助幼教發展與時俱進與理念落地。
圖片來源:https://www.educationall.com/OnestopSolution
翻轉教室的數位革命!ClassDojo串起嶄新親師互動
即使在網路時代,第一線的親師溝通仍深受傳統模式侷限。紙本通知與電子訊息往來不只耗時費力、缺乏系統化管理,其實也難以即時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針對這個教育現場的長期問題,全球教育平台 ClassDojo 提出了數位解方,目前已吸引超過 5,000 萬名師生與家長使用。
ClassDojo 創新地擴展了教育場域的邊界。透過即時影像分享功能,教室活動得以延伸至線上空間,讓每個學習時刻都能被記錄、分享與討論。這突破了過往需等待家長會才能了解孩子學習狀況的限制,建立起更即時的互動模式。
平台的核心特色是「dojo points」獎勵系統。這套機制有別於傳統的分數評量,主要著重於培養現代社會所需的關鍵素養,包括毅力、同理心等社交情緒能力。教師可透過系統化的數位紀錄掌握學生的成長軌跡,家長也能及時了解孩子的表現。這樣的即時回饋機制,將教育評量從單向的成績報告,轉變為持續更新的成長歷程檔案。
在推動全球化的過程中,ClassDojo 著重解決兩個關鍵議題:跨語言溝通與資訊安全。平台內建的多語言翻譯功能,讓非英語系的家長能以母語與教師交流;在隱私保護上,平台則允許學生使用化名或頭像,並設定一年未使用後自動刪除個資的機制,確保使用者資料安全。
實際應用數據顯示,使用 ClassDojo 的班級普遍反映學生行為問題減少,親師溝通更加順暢。平台建立了良性循環:即時回饋提升學習動機,透明的溝通則強化家校合作。教師能有效記錄與分享教學成果,家長也得以持續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學生則在數位化的獎勵機制中培養未來所需的能力。
ClassDojo 並非要取代傳統教學,而是透過數位工具優化親師互動模式。平台為每個孩子的學習過程提供更多支援,也為數位時代的教育協作開創新的發展方向。
ClassDojo以創新數位平台突破傳統親師溝通限制,透過即時影像分享與獨特獎勵機制,創造順暢的親師協作教育。
圖片來源:https://www.classdojo.com/
科技啟蒙再進化!Tynker用遊戲思維翻轉全球程式教育
程式設計已是數位時代的基礎能力。兒童程式教育平台 Tynker 正以遊戲化的教學方法,建立起服務超過 15 萬所學校、啟發逾 1 億名學生的全球教育網絡。
Tynker 採用創新的學習模式,以故事情境帶動任務設計,讓孩子在破解遊戲關卡時,自然掌握程式邏輯。學習路徑從圖像化的積木程式設計出發,逐步引導至 Python、JavaScript 等實務程式語言,建構完整的技術知識體系。
此外,平台更提供 5,000 個精心設計的課程,涵蓋基礎積木式編碼、Minecraft 模組開發、Python 遊戲製作,以及人工智慧入門等領域。每個單元都配備即時互動指引與評量機制。特別的是,平台開發了三人同步學習功能,讓程式學習成為全家共同探索的活動。
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習特性,Tynker 也提供差異化的課程內容。學齡前兒童可透過圖示式語言入門,無需識字即能理解程式概念;年長學習者則可進階至資料分析、藝術創作與影像處理等實作課程。這套客製化的課程架構,使每位學習者都能按照個人程度,穩步提升程式能力。
為著重培養運算思維的基礎能力,Tynker 透過循序漸進的課程安排,助學習者建立邏輯分析與問題解決的核心素養,為未來發展儲備必要技能。平台也提供季度、年度與終身使用等多元付費方案,讓家長能依需求安排合適的學習規劃。
透過 Tynker 平台,抽象的程式概念能轉化為具體任務,透過即時回饋與階段性目標,持續激發學習動力。每段程式碼都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每個任務都能訓練邏輯思考,讓程式學習成為一段成效有目共睹的能力養成之旅。
Tynker運用遊戲化任務設計與漸進式學習策略,將程式教育轉化為互動探索歷程,成功培養全球1億名孩子的運算思維與技術能力。
圖片來源:https://www.tynker.com/dashboard/student/
Bitsbox突破性地結合實體訂閱盒與線上平台,讓百萬名孩子透過每月主題式教材,在虛實整合的學習資源中探索程式設計的無限可能。
圖片來源:https://bitsbox.com/
混搭玩科技!Bitsbox用實體訂閱盒翻玩程式教育
當大多數教育平台紛紛轉向線上,Bitsbox 卻別出心裁地推出「實體訂閱盒+線上學習」的混搭方案,為 6 至 12 歲的小小程式設計師開創嶄新學習體驗。這個橫跨 70 多國、觸及百萬名兒童的教育平台,正以虛實整合的方式為科技教育注入新活力。
Bitsbox 每月寄送一個充滿驚喜的實體教材盒到學習者手中。每個主題盒都藏著不同難度的程式任務,讓孩子能依照興趣與能力自由探索。當孩子在網站上敲下程式碼,便能看到自己的創意化為生動的應用程式。這種從摸得到的實體教材,到躍然螢幕的數位作品的轉換過程,讓抽象的程式概念變得觸手可及。
Bitsbox 巧妙地將程式學習比擬為語言學習。就像初學者從小提琴起步一樣,平台設計了簡單直觀的指令系統,讓孩子能輕鬆打造出實際可用的應用程式。這套方法特別適合程式新手,只要會基本讀寫的孩子,都能輕鬆踏上程式探索之旅。
在技術門檻上,Bitsbox 可說是做到了極致的友善。開發的應用程式可以在任何有網頁瀏覽器的裝置上運行,大幅降低使用限制。平台也為沒有程式背景的家長設想周到,提供清晰的教學指引,讓大人也能安心陪伴孩子學習。
Bitsbox 深信,優質的程式教育不應有門檻之分。品牌也特別關注教育公平性,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完整的教學資源,協助教師將程式教育自然融入課堂中。
從紙本教材到數位平台,從基礎概念到實作應用,Bitsbox 用心打造出溫暖的學習體驗,讓每個教材盒都是探索科技的起點,讓科技學習充滿驚喜與樂趣。
玩出STEM力!KiwiCo用訂閱制實驗盒啟動孩子的創造基因
STEM 教育整合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與數學(Math)四大領域,強調跨域學習與實作探索,目標在培養孩子的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面對這個備受矚目的教育趨勢,教育科技品牌 KiwiCo 提供了一個饒富趣味的實踐方案。
「創意從來不缺乏,缺乏的是實踐機會。」這個教育現場的真實觀察,促使 KiwiCo 思考:如何讓每個家庭都能輕鬆體驗優質的 STEM 教育?答案就藏在他們精心設計的創意教具盒裡。
每個孩子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創造力與好奇心,這是最珍貴的學習動力。然而,即使是充滿教育熱忱的家長,往往也難以持續規劃豐富的創意活動。從主題發想、材料準備到執行引導,每個環節都考驗著家長的時間與精力。KiwiCo 瞄準這個需求,將探索與創造的樂趣,轉化為日常可及的學習體驗。
因應不同年齡層的發展特性,品牌推出五大主題系列:為 0 至 3 歲設計的熊貓寶盒、3 至 6 歲的成長寶盒,以及分別聚焦科學工程、藝術設計、地理文化的探索系列、創藝系列與世界系列,全面支援 6 至 18 歲青少年的多元學習。每個系列都配備豐富的數位內容,構築完整的學習生態系。
KiwiCo 的產品開發過程極為嚴謹。每個教具從概念發想到成品完成,都走過縝密的研發歷程。設計團隊為不同年齡層發想數百個創意點子,經過反覆測試與調整,確保教育效果的最佳化。兒童測試團隊定期檢驗每項作品的趣味性、教育性與安全性。這份專業投入也反映在具體成果,如:單一學習套件投入超過 1,000 小時開發時間,至今已推出逾 2,000 項創意專案。
這套教育方案在全球市場也獲得熱烈回響。KiwiCo 已配送超過 5,000 萬個學習套件,服務觸及 40 個國家。彈性的訂閱方案讓家長能依需求調整配送頻率,每期寄送的套件都含完整材料與指引,引導孩子在動手實作中培養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員還能透過任務完成累積積分,解鎖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
在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教具盒裡,藏著 KiwiCo 對教育的獨特思考:STEM 學習不該是曲高和寡的殿堂,而是每個孩子都能觸及的日常體驗。當全球超過 5,000 萬個家庭在拆開 KiwiCo 的教具盒時,他們解開的不僅是一個動手做的材料包,更是一段自然而然的親子學習時光。在這裡,科學與創意在指尖流動,探索的樂趣在生活中綻放。
KiwiCo運用創新的訂閱制實驗盒,透過實體教具與數位資源,打造生動有趣的STEM學習體驗。
圖片來源:https://www.kiwico.com/
解放螢幕束縛!Cubetto用觸感科技喚醒幼童邏輯思維
在螢幕科技日益普及的時代,幼兒數位教育面臨一個關鍵難題:過度依賴螢幕不僅影響兒童身心發展,更可能阻礙他們對科技的真實理解。教育科技公司 Primo Toys 看見這個挑戰,推出 Cubetto 程式學習套件,以無螢幕互動模式開啟幼兒科技教育。
當前的程式教育存在著明顯斷層——3 至 6 歲的幼童找不到適合的邏輯啟蒙工具。傳統程式學習仰賴文字閱讀與電腦操作,對學齡前兒童來說難度過高。研究更指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可能影響幼童的專注力與創造力,讓許多家長在科技教育的選擇上陷入兩難。
為此,Primo Toys 巧妙結合蒙特梭利教育精神與 MIT 經典的 Logo 程式語言概念,打造出創新的實體程式學習平台。Cubetto 採用觸感式學習設計,用精緻的木質機器人與圖像式指令積木,引導幼童在實際操作中自然掌握程式邏輯。
這套系統最大的特色,在於完全擺脫螢幕依賴,改以實體互動點燃學習熱情。孩子們可以在特製的探索地圖上,運用不同顏色的指令積木,為機器人規劃冒險路徑。每個積木都代表特定指令,透過組合排列,孩童能輕鬆掌握序列、迴圈等基礎程式概念。更貼心的是,產品加入了聲音回饋機制,讓視障學童也能參與其中,展現教育平權的用心。
這套創新教具在全球掀起熱烈迴響。Cubetto 在短短數年間便啟發了超過一千萬名幼童的程式學習之旅。2016 年,它更在群眾募資平台創下 159 萬美元的佳績,支持者遍及 90 多個國家,印證了市場對創新教育方案的殷切期待。
在這個被螢幕包圍的時代,Primo Toys 讓孩子的程式啟蒙回到最單純的感官體驗——小手觸摸溫潤的木質積木,專注地排列組合,依循指令踏上探索之旅。當千萬個家庭見證孩子在 Cubetto 陪伴下的成長時刻,或許他們最珍惜的,正是那些遠離螢幕、專注動手、親子共學的溫暖時光。
Cubetto教具,結合觸感互動與程式邏輯,成功為全球千萬幼童打造最適齡的科技啟蒙體驗。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imot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