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85期動腦雜誌)面對2025年的市場趨勢,企業必須掌握六大關鍵發展:混合式活動、前瞻科技應用、永續實踐、個人化體驗、體驗式行銷,以及多元影響力合作,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站穩腳步。
品牌體驗不只是行銷策略的一環,更是建立品牌與消費者深度連結的關鍵途徑。隨著科技演進與消費者期待的改變,未來幾年的品牌互動模式將經歷重大轉型。邁入 2025 年的此刻,至少有六大趨勢將主導品牌體驗的發展方向:
首先,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活動將成為主流。透過實體與數位元素的整合,品牌能同時服務現場與線上觀眾,突破地理限制,創造更具包容性的參與機制。這種靈活的互動模式不只擴大活動規模,更能因應不同族群的參與需求。
第二,前瞻科技的應用將更加深化。無論是 AI、遊戲化設計、AR/VR 等技術,都將重塑互動體驗。根據 Statista 的預測,生成式 AI 在行銷領域的市場規模將從 2022 年的 19 億美元,成長至 2032 年的 220 億美元,科技無疑將在品牌互動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第三,是永續實踐的深化。面對日益提升的環保意識,特別是年輕世代消費者的期待,品牌必須在產品開發和行銷策略中展現具體的永續作為。
第四,個人化體驗。品牌需要精準掌握個別消費者需求,打造專屬體驗。這種深度客製化不只提升互動品質,更能建立長期的品牌忠誠度。
第五,體驗式行銷的創新。透過沉浸式的互動設計,品牌能創造更深刻的情感連結。這反映了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單向的訊息接收,而是期待能真實參與品牌故事的創造過程。
最後,則是影響力行銷的多元發展。透過不同類型的創作者合作,品牌能觸及更廣泛的受眾群,建立真實的對話關係。這種合作模式不只增加品牌曝光,更能創造具有文化共鳴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趨勢並非獨立運作,而是相互影響、共同形塑未來的品牌互動模式。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整合這些元素,創造有意義的品牌體驗。企業必須及早布局,靈活運用各種工具與策略,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建立持久的品牌影響力。
面對這波轉變,品牌更需要在創新與穩健之間取得平衡,確保每一次的互動都能真實反映品牌價值,同時滿足消費者不斷演進的期待。這不只是行銷策略的調整,更是品牌思維的全面翻新。
觸動人心的觀展體驗,當視障者「看見」攝影藝術
全球有 22 億視障人士,對他們而言,傳統的視覺藝術展覽形同一道無法跨越的高牆。為打破這項限制,Canon 與英國皇家視障協會(RNIB)攜手策畫「看不見的世界」(World Unseen)攝影展,運用觸覺、聽覺的多重感官設計,重新定義藝術觀展體驗。
這場即將於倫敦薩默塞特宮(Somerset House)展出的特展,運用 Canon PRISMAelevate XL 軟體與 Arizona 印表機系列,將平面影像轉化為具層次感的立體作品。每件作品不僅能以指尖感知,更搭配點字說明、語音導覽與音景設計,營造沉浸式的感官體驗。
視障者 Lucy Edwards 在導盲犬 Molly 陪伴下,親自體驗了這種前所未有的觀展方式。她在 11 歲失去右眼視力、17 歲時完全失明,但抱著「失明不等於破碎」(blind not broken)的信念,她想透過這次展覽印證視障者感受藝術的新可能。
展覽中,奈及利亞攝影師 Yagazie Emezi 的作品「重新認識身體的過程」(The Process of Re-learning Bodies)特別考驗這項技術的表現。一張拍攝於 2017 年的作品,捕捉一位利比亞女性的背影——她身著珊瑚色露背洋裝,肩胛骨上的疤痕如河流般延伸至手臂。透過 Canon 的立體轉製技術,視障者能以觸覺感受到疤痕的紋理,透過指尖掌握其中細微的起伏變化,並體會攝影師試圖傳達的意含。
展覽設計團隊特別關注視障者的體驗細節。除了精準呈現影像的立體質感,更在每件作品前配置專業的語音導覽,透過細膩的聲音描述,引導視障者建構完整的心理圖像。音景設計則營造出相應的情境氛圍,讓參觀者能沉浸在多層次的感官體驗中。
「看不見的世界」展覽於 2024 年 4 月 5 日至 7 日展出,匯集多位世界級攝影師作品。這項創新的展覽形式,不只實踐了藝術平權的理念,更開創了視障者親近藝術的可能性。當視障者能以指尖描摹光影,以耳朵聆聽色彩,藝術欣賞不再受限於視覺,藝術的感動將能觸及每個人的心靈。
顛覆經典的美味策略,麥當勞快閃推出「雞肉大麥克」
在餐飲界,要改變經典產品總是一大挑戰。麥當勞卻在 2024 年 10 月以創新手法,成功為誕生於 1968 年的 Big Mac 賦予新生命。這項產品創新不僅展現品牌對消費者口味的精準洞察,更以獨特的行銷策略引發全美討論熱潮。
雙層牛肉堡改為雙層炸雞排,看似簡單的改變,背後卻是縝密的市場驗證。在正式推出前,麥當勞以「McDonnell's」快閃店為幌子,暗中測試美國消費者對這款新品的接受度。這間由 Chain 操刀的洛杉磯快閃店推出「The Chicken Sandwich」,其配料與 Chicken Big Mac 如出一轍:特製醬料、生菜、起司、酸黃瓜,搭配芝麻麵包,成功引發網路討論。
麥當勞美國分公司行銷長 Tariq Hassan 表示,Chicken Big Mac 不只是一款新產品,更是品牌傳承的延續。透過「平替文化」(dupe culture)與直播等當代元素,這次產品發表走出傳統快餐行銷的框架,為新世代消費者重新詮釋經典。
在社群媒體戰場上,麥當勞與知名網路紅人 Kai Cenat 合作,規劃一系列直播活動。透過 Cenat 及其友人的即時反應,掀起「Chicken Big Mac 到底算不算 Big Mac?」的熱烈討論,成功轉化好奇心為期待感。
這項全新產品於 2024 年 10 月 10 日在美國市場限量發售。值得注意的是,Chicken Big Mac 並非首次面世,在這之前已經在全球多個市場測試。而這次美國市場的推出,可說是這項創新產品的最終驗證。
從神祕快閃店製造話題,再藉由網紅直播引發共鳴,最後以限量販售創造搶購氛圍。麥當勞的行銷不只是產品創新,更是透過美食串起新舊世代消費者的情感連結,並證明了,即使是擁有 55 年歷史的經典產品,仍能透過巧思重新贏得市場關注。
奧運行銷新典範,P&G 跨品牌策略打造「日常冠軍」體驗
寶僑集團(P&G)以2024年巴黎奧運及帕運為契機,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品牌整合行銷計畫,透過「日常冠軍」(Everyday Champions)概念,串起運動員追求卓越與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的共通點,由集團總動員旗下30多個品牌,從幫寶適到吉列,每個品牌都圍繞「卓越表現」發展獨特創意訴求,全面展現品牌實力。
在品牌溝通策略上,P&G 精心設計各品牌主題,例如:Always好自在衛生棉,成為巴黎奧運官方衛生用品,以「It's a New Period」為主題,解決運動中的生理期焦慮;歐樂B 則推出「像冠軍一樣刷牙」活動,強調其奧運官方口腔護理用品的專業地位;海倫仙度絲則以「對抗頭皮屑金牌」為題,結合奧運元素展現品牌特色。
最引人注目的是,P&G 還在奧運選手村推出創新服務體驗。因應超過22,000名運動員及工作人員的需求,首創「幫寶適育嬰室」,為運動員父母打造溫馨的親子互動空間。六度奧運金牌得主 Dame Laura Kenny 對此表示肯定,認為這項創舉能為運動員父母在賽事期間提供珍貴的家庭時光。
此外,由潘婷、海倫仙度絲等品牌聯手打造的美容美髮沙龍,以及Ariel設置的洗衣間等生活便利設備,也都展現出P&G對運動員全方位生活品質的用心。
在市場執行溝通上,P&G也展開橫跨40多個國家、150家零售商的全通路整合行銷,特別是在歐洲市場重點布局「日常冠軍」主題活動,攜手超過百位奧運及帕運選手,包括法國柔道雙料奧運金牌得主 Clarisse Agbegnenou、荷蘭BMX小輪車競速奧運金牌得主 Niek Kimmann等,強化品牌與體育精神的連結。
P&G 透過奧運平台,不只展現產品功能,更傳遞品牌對運動員及消費者生活品質的重視,同時也樹立大型運動賽事行銷的新標竿,為品牌跨界合作開創嶄新典範。
AI賦能沉浸式體驗,觀眾化身卡達航空廣告主角
卡達航空近期推出「AI冒險」(AI Adventure)品牌活動,以創新科技打造一場沉浸式體驗。這項全球首創的互動廣告,讓觀眾透過 AI 臉部掃描技術,將自己投射進一段浪漫的環球旅行故事中,堪稱航空業個人化行銷的突破創新。
乍看是一支典型的偶像劇情節——男女主角邂逅、分離、尋找與重逢,但因科技加持而煥發新生。觀眾不再只是被動觀看,而是能親身融入劇情,透過卡達航空的航線,展開一場跨越國界的浪漫追尋。這種互動模式不只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更創造出獨特的個人化體驗。
為確保體驗品質,系統精心設計了多重機制,包括:過濾名人圖像、提供膚色選擇,並嚴格保護用戶隱私——上傳照片後,所有個人化內容都會在 24 小時後永久刪除。
事實上,這次的科技行銷創新,已經不是卡達航空的首次嘗試。早在 2022 年,卡達航空就推出互動式數位平台 QVerse,讓使用者能虛擬體驗哈瑪德國際機場和航空服務,平台中的虛擬空服員更配備 AI 對話功能,與使用者互動。
在數位原生世代當道的今日,品牌必須突破傳統行銷思維。而善用科技不只是趨勢,更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關鍵在於如何讓科技應用既創新前衛,又能自然融入品牌理念,創造真正有意義的顧客體驗。
卡達航空這波「AI冒險」活動不只展現品牌在數位創新上的企圖心,更開創航空產業與消費者互動的新典範。當每位觀眾都能在品牌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科技不再只是冰冷的工具,而成為連結情感的橋樑,實現真正的個人化品牌體驗。
卡達航空運用 AI 技術,讓觀眾能在品牌廣告影片中看見自己,創造耳目一新的互動行銷體驗。
圖片來源:https://www.qatarairways.com/press-releases/en-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