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號581期動腦雜誌)
一位前同事跟我說,他現在處在一個水深火熱的工作環境中,而最大的問題來源,就是公司空降了一位主管,正在以外行領導內行的強勢態度,帶領整個團隊。
先不論我的前同事跟我說這件事時他的感覺如何,從組織的現實層面上,外行領導內行,都不是太罕見的情況。
大部分人在職場上都是從基層開始做起,然後在自己的領域當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在組織當中獲得晉升的機會。而當每一次往前再跨一步,勢必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帶領更多的同事,掌管更多的職責。但重點是,這些職責並不見得跟自己原本專精的部分全然相同。
以公關這個領域來說,粗分就有行銷公關、企業公關、醫療公關、科技公關、政治公關及投資人關係等等類別。行銷就更為複雜,當今行銷的範疇細分的非常專精,從大家最常看到的行銷企劃、通路行銷、異業合作行銷、廣告行銷,到這幾年非常熱門的數位行銷、社群行銷、內容策略、行銷數據分析、SEO策略等等。
因此,當每個人在職場上承擔更多的責任時,也就愈有機會接觸到與自已原本不擅長的領域,愈往上走,這樣的情況就愈有可能發生。當然,透過自我學習及各種進修方式,這些專業距離還是有可能快速的彌補。但是當職位高到一個程度時,專業距離就不見得是組織內更高階主管的唯一考量。
年輕的時候我還在音樂產業領域時,那時常常跟同業夥伴討論的事情,是許多外商音樂品牌的最高負責人,都不是由業內資深人士擔任,而是聘請無論是原先在消費性品牌或其他領域的高階專業經理人。畢竟當時資歷還不夠深,圈子裡同輩份的朋友對於這樣的決定與改變總是會有些疑問與討論。但後來年紀與見識愈長,就愈能了解這樣的決定其實有跡可循。
這幾年我曾經負責過不少客戶,在他們的組織當中,行銷與公關部門是由同一個主管負責,而絕大多數更是由行銷主管兼管公關業務;或者是我也曾經遇到過一個高科技客戶,他們的公關部門及發言人職位,是由業務單位幾位資深高階主管輪流擔任,每人任期一年。時至今日我已經不會再對這些情況有過度的反應,因為在身為主管之後,參與更多決策過程後,我才理解,每個人事決策的背後,大部份都是經過縝密的思考與規劃,並且充分討論過其中利弊得失,而不是高階主管蒙著眼睛瞎抓出來的結果。
於是,我們再回過頭來思考,為何有決策權的主管,會做出「外行領導內行」的決定。
(此文為系列文章,敬請期待下期)
作者為台灣奧美集團世紀奧美公關董事總經理,超過30年行銷暨公關經驗,專長為公關議題策略規劃、雇主品牌、內部溝通、高階主管公關形象建議及危機管理/處理。旅行及閱讀是人生最堅定的信仰,除此之外人生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