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號572期動腦雜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每次外部講座,總遇到許多企業聽眾對「神奇」的數據行銷,閃耀羨慕眼光,感覺好像現今競爭激烈,效益日趨下降的各種行銷中,找到關鍵浮木,以為這是靈丹妙藥,可解救所有數位行銷的瓶頸困境。

所謂數據,是透過大量有意義的數字累積,成為具分析參考價值,甚至可成為策略的數字資訊。隨著數據應用白熱化,廣告主對數據的渴望愈趨強烈,卻也在無形中被數據制約。我總提醒大家,「數據」是一個工具。精準點說:它是具有科學依據、可被分析的工具;幫助我們更理性客觀、符合邏輯且快速做出判斷,但它就只是工具。

統計學中,我們都知道要把數字掐頭去尾做分析,不足量或異常數據會造成判斷偏差。另也容易因資訊欄位錯誤,影響數據真正意義。而大多廣告主容易只抓著結果數字,忽略了更多的資訊目標;現今數據為王時代,充斥各種指標名詞,讓廣告主目眩神迷。廣告主則寄望CDP為征服數據世界的至寶,寄予「短期」見效,結果常因期待與落差過大而加速跌落神壇!

CDP無用嗎?它是將「跨渠道數據」累積整合、交叉分析、洞察制定有意義的行銷策略,並落地執行評估具體績效。例如分(人)群的差異化行銷體驗就是有效數據策略。但要制定與執行這些策略,都有一個非常關鍵因素,就是需「時間」累積足夠且正確的資料。時間卻偏偏是光速的數位世界中,廣告主最難給予的。

以某食品大廠為例,剛開始使用時,也僅希望迅速從CDP應用上,展現大幅提升的廣告成效;但他們快速意識到,數據累積後的洞察分析、策略制定,才是CDP導入後應優先提升的項目;從內部跨渠道數值分析,會員行為反饋挖掘深度意義,將過往不易整合的數據轉換成創新行銷,再去落實在線上/線下不同的行銷計劃中。經過半年曲線學習,CDP 反而成為各部門數據寶庫,可因應不同目的,到CDP提取數據做行銷判斷與策略制定。也因CDP有效運用,更優先幫助企業提升「數據驅動決策」的文化,進而回饋到行銷績效的表現。

行銷的重重疊加策略,未必是唯一成功條件。回歸原點,從目的與策略看數據,讓數據成為幫手,不被制約。加入時間耐心因子,才能從數據世界中找到對應秘笈。


#域動行銷 董事總經理
#法拉雅的大數據小觀點
#數據驅動廣告的首選品牌
#混血數據
#Clickforce All Around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