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號554期動腦雜誌)現代生活的弔詭:人性的反思與科技的反撲同時並進,禍福相倚的未來充滿未知的挑戰。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South By South West(簡稱SXSW,中文譯為西南偏南)創立於1987年,集合音樂、電影和數位創新等主題的年度盛事,每年在美國德州奧斯汀舉行。2020年因新冠肺炎取消活動,2021年改採線上舉辦,2022年首度回歸實體活動型式在3月11日展開。顧及許多因疫情無法到現場參與的粉絲,主辦單位提供部分內容以網路直播和VOD(Video On Demand,線上隨選)的方式,售出線上版門票,亦頗受歡迎。

今年SXSW的策展主題少不了熱門話題Web3、NFT、元宇宙、永續共生、多元包容和假新聞等等,每天近百場各式各樣的活動,參加者不乏FOMO(Fear Of Missing Out,唯恐錯過)的選擇困難症,只能藉由事後上網利用VOD補充當下無法參加的內容。台灣偉門智威管理合夥人張玫隻身前進SXSW,分享第一手直擊的精華,掌握全球創新科技和品牌行銷的脈動與應用。


2022年SXSW活動現場主視覺。(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打造元宇宙
至少50場元宇宙 (Metaverse)相關主題,有人懷疑是商業話術,畢竟Second Life(第二人生網路遊戲)都已經存在20年了,也沒看到爆炸性的錢潮…有人擁抱其無限潛力的商機,數位資產價值難以估算…還有人期待藉此重新打造一個更美好的網路烏托邦世界,多元包容,永續共生,彌補現今網路世界之不足⋯即使觀點各異,撇開「元宇宙」一詞,我們看到網路世界不斷演進,商品數位化、創造者投入、消費者追新,品牌不得不開始研究如何露出和互動,才有機會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

 

NFT浪潮
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中文譯為非同質化代幣)在SXSW百家爭鳴,數位資產長期投資潛力各家看法分歧,新的商業模式才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尤其是藝術品對於原創者而言,每次轉手易主都可以享受到價值增漲的收入。樂觀者認為NFT加速創新,因為區塊鏈程式是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免費獲取、複製,再加以修改。抱持懷疑的專家則質疑其普及率、收藏性、升值空間,以及安全性,雖然有人聲稱NFT背後的技術和智能合約是最安全便利的。共同的觀點是,隨著人們花在網路世界的時間越長,需求有增無減,跨越傳統外匯市場以虛擬世界共通的貨幣交易,遲早會發生。

Avatar升級
SXSW現場不乏攤位提供量身打造的Avatar(虛擬替身),從可愛俏皮到現實擬真,風格各異。每個虛擬替身可依照不同平台打扮成不同的模樣,呈現自己想要表現的人設。未來虛擬人物可以透過NFT持有者,或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簡稱DAO,中文譯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會員共同管理,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品牌或平台無法以目前中心化的思維控制。未來的挑戰是,當科技如此發達以致於人們無法辨別真偽,甚至整個世界都是深偽技術虛構的⋯屆時元宇宙的問題不在於虛實同步的即時性或便利性,而是如何運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認證Avatar,辨識身份的真偽。

3D列印上天下地
建築科技新創公司ICON將3D列印技術結合機器人,開發新一代建築用3D列印機,運用獨家材料Lavacrete水泥混合物,能夠快速印出美觀、結構安全並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房屋。ICON在SXSW展示成品House Zero,新穎的設計,讓家的樣貌有了不同的想像空間。在沒有人力、外觀線條和運送條件限制下,仍能大幅降低成本、縮短時間、減少碳足跡,建築的樣貌可以有不一樣的呈現方式,以更經濟實惠並且永續環保的方式建立。在美國面對超過百萬住房短缺,或是無家可歸以及沒有能力購屋的民眾,ICON充分展現未來人人有房住的決心。除了解決地球的住房問題,ICON還放眼外太空,目前和NASA(美國太空總署)進行專案合作,規劃將3D列印科技用於未來供太空人居住的火星模擬棲息地。


ICON運用3D列印機器人建造房屋House Zero。(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咖啡,茶,還是雞尾酒?
健康意識抬頭,人們仍然希望可以享受酒吧放鬆的氛圍,卻不會因為酒精所造成的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無酒精雞尾酒Seedlip應運而生,拜疫情所賜大受歡迎。在SXSW Wellness Expo健康博覽會展出許多以健康和環保為前提的商品,實驗室培養出的咖啡添加各種維他命,滿足不同場合的功能性需要,量身打造可以提升心靈安定的茶葉,只需要5%的水量即可長成的蔬菜。現場有些健康食品的產品概念相互矛盾,潔淨標章(Clean Label)與添加物的衝突,自然與人工。除此之外,近兩年新冠肺炎所造成的集體創傷,大幅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念冥想、音樂療癒、瑜珈等較專注於心靈層次的自我照顧則廣受矚目。


無酒精飲品雞尾酒Seedlip。(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延伸死後數位人生
亞馬遜Prime Video去年推出影集Upload(中文譯為上傳天地),以科幻喜劇描繪死後世界,敘述未來人死後可以上傳到雲端,以虛擬的方式繼續活著,天使所扮演的角色則是客服。研究預測在2030年社群媒體的帳號,死去的人可能比活著的人多,因為許多帳號並未在死後刪除。北美地區律師事務所近期鼓吹立下數位遺囑的必要性,其中包含如何處理數位資產和帳戶。日本調查發現,約七成的民眾希望在死後刪除所有的東西,不留下任何內容,看來東西方文化對於延伸死後數位人生似乎有不同的期待。在美國已有富豪開始計畫如何善用人工智能建立決策模式,協助其在死後每年送生日禮物或聖誕禮物給心愛的親友,甚至繼續管理公司。實體的生命雖然結束,數位的人生卻持續地存活。

活在故事中
過去行銷創意人員經常強調說故事的重要性,如何透過說故事打動消費者的心。隨著XR技術的創新,科技可以讓整個人活在故事裡,感受到歷史事件、雨林生態、藝術演出所帶來的恐懼、焦慮、匱乏、興奮或是希望,進而積極採取行動。創新科技所帶來沉浸式的體驗,將角色扮演以第一人的主觀視角進入每個故事,消費者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親身體驗每個時刻隨著場景變化所帶來的情感震撼。當我們從說故事進入到活在故事中,行銷的挑戰不只是怎麼說,更重要的思考是說甚麼!

事實與真相
當人們花在網路的時間日益增加,千萬個訊息曝光在眼前時,吸引目光的往往是聳動的標題,刺激的梗圖,立場極端的言論。近年來假新聞充斥,錯誤訊息傳散,在分享貼文的過程時往往沒加思考或是無法查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越來越脆弱,將一切指向政府或媒體的陰謀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記者Maria Ressa強調,沒有事實就沒有真相,沒有真相就沒有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共享的現實⋯到最後人們無法一起面對全球重要課題,例如氣候變遷,因為沒有公開透明的事實作為討論的起點。在期許社群媒體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以避免假新聞所造成的社會分裂,鄉民們先別急著選邊站,查核有數據支持的事實,並且分享經過確認的事實,相信是每個人可以做也應該有的基本動作。

Re-perception 重新認知
SXSW每年的重頭戲之一是美國未來學家Amy Webb分享最新的科技趨勢報告(2022年報告可至Future Today Institute網站免費下載),今年他用了一張黑白照片做為開場,大部分的人看不出來是一頭牛,在經過提示聚焦於空白的部分 (White Space),牛的影像變得清楚易見,難以忽略。他強調人們慣於用腦海中既存的印象或是思考的模式檢視沒看過的東西,通常沒意識到存在認知已久的假設,以致於沒注意到因為空白的部分才會呈現的全貌,因此往往視而不見即將到來的機會。每天保持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重新認知每一個數據、事實、發現,不要急著拒絕,才看得到先前看不到的可能性,就會開拓更多潛藏的商機。重新認知是創意的精華,是創業的開始,也是今年科技趨勢的主題。

與恐懼共處
2022年SXSW策展不乏心靈成長和自我價值的相關內容,尤其過去兩年來許多人活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每天盯著確診人數的起伏,影響當天心情的好壞。作家Michelle Poler在2020年出版Hello Fears(中文譯名恐懼,你好!),因應疫情取消所有面對面的上市簽書活動,努力走出舒適圈,使用各種工具舉辦線上發表會與讀者互動,進而轉換了自己的定位從思維領導者(Thought Leader)成為行動領導者(Action Leader),學習不逃避與恐懼相處,以愛為前提做決定,而不是恐懼或需要。他相信人生不只要有目的的活著,還要讓這一生有意義,就算有泥巴丟在自己身上,那只會讓人成長茁壯。你身上有泥巴嗎?

邁向多元包容與永續共生
多元包容與永續共生始終是全球人們在意的課題,如何落實在各個產業,仍有不同的挑戰。對於品牌而言,尊重消費者的價值觀,無論是跨性別或去性別化,是種族多元還是公平正義,是環境友善還是永續共生,透明負責和保持適應變化的空間將是品牌未來的生存之道。面對全球共同的課題,消費者在選擇品牌的過程中,會認真檢視品牌的承諾僅僅是行銷包裝的手法,還是充分落實在企業營運的每個面向,重新思考是否與其價值觀衝突,即使是目前超熱門的區塊鏈也必須考慮如何降低碳排放,以避免造成環境的負擔。


減少水量95%種植蔬菜。(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科技福禍相倚?
隨著科技進步,不斷強大其能力,藉以解決目前所面臨的難題。機器人可以變身搖籃讓寶寶不哭鬧輕易睡著,或是陪伴獨居老人照顧生活起居,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在龐大數據的技術支援下,AI還可以決定每個人所說的話應該如何被解讀。已故美國生物學家Edward Osborne Wilson曾說,人類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擁有舊石器時代的情感,中世紀的機構制度,如上帝般的科技。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共同創辦人Tristan Harris認為人類是具有自我覺察反省能力的生物,能夠辨識我們所使用的科技和頭腦之間的不協調。當人腦的發展跟不上科技的進步,如何回歸人性的覺醒才是未來最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