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548期動腦雜誌)共生超越永續環境和緩解傷害,甚至企業存在的價值,更代表積極培育與創造繁榮的經濟體。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COP26)在場外抗議聲不斷,場內決議缺乏共識下落幕,台灣企業無論主動或被動都必須面對全球攜手拚淨零的浪潮。

偉門智威智庫在2018年「新永續性,再生」報告指出永續性不敷使用,新的趨勢已悄然到來…復育並補足損耗,建立讓社會和地球可以蓬勃發展的經濟模式,這就是共生。共生是新的典範,超越永續性,就像作家Giles Hutchins在其著作Future Fit強調,這是為生命服務的事業!

1994年英國學者也是Volans顧問公司創辦人John Elkington 提出"Triple Bottom Line"三重底線觀念,當企業極大化利潤時,必須涵蓋三個面向的價值創造:人類(People)、地球(Planet) 與利潤(Profit)。2018年他推翻了原本的想法,因為企業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往往太多利害得失權衡,兩個或許可以,剩下那一個通常做不到。成立於2014年非營利組織Future-Fit Foundation團隊所發展的模式,將企業納入價值系統,原先的三個面向人類、地球與利潤,調整為企業(Business)、社會(Society)與環境(Environment),從同心圓的角度來看,企業是社會的核心,也是大環境的一部分。為了永續成長,企業必須兼顧三個角色遞送價值,也就是Future Fit 所指的整體性價值系統。 

2021年偉門智威智庫在英國、美國和中國進行3000人的量化調查,加上質化研究的線上焦點訪談以及專家和意見領袖訪問,了解新冠肺炎對於再生趨勢的影響,比較消費者在2018年後行為和態度的改變,思考品牌如何借力使力,和消費者一起共創地球的未來。

邁向友善 
思考共生必須從大自然出發,不僅要瞭解商業活動對大自然的影響,也要處理環境衝擊,進行重建或豐富生態系,補充天然資源,保育生態系生生不息。

偉門智威研究顯示,追求永續生活幾乎是每個人的願望,94%的受訪者表示即使沒有達到,也會不斷努力嘗試。消費者經常在費用、便利、可行性和相容性之間反覆考量,品牌並未讓消費者容易做出對的選擇。因此消費者真的需要品牌引導消費者做出更好的選擇,79%受訪者有興趣了解企業或品牌提出的與永續地生活相關的實用提示和建議 。未來領導品牌將因推動友善生活而擴大影響力。 

科技如何永續
「如果網路是個國家,將是全球第六大碳排放國。」

電子郵件組織CleanFox 2021年調查發現,英國廣告電子信件每年排放高達200萬噸二氧化碳。不過電子郵件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加密貨幣挖礦機。今年3月,劍橋大學指出開採比特幣消耗的電力遠遠超過阿根廷全年使用電量。近期討論熱烈的非同質化代幣 (NFTs,可在區塊鏈中交易的數位資產),Joanie Lemercier 所賣出的數位藝術品單項用掉8700 度電,相當於他個人工作室2年的耗電量。

試問,當我們接納更多身歷其境的科技體驗時,要如何兼顧背後急遽成長的碳排放?

 

串流平台使用量爆增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人機互動研究教授Mike Hazas表示,現在的影音串流平台佔57%的網路流量,大多數消費者並不會意識到使用科技產品與服務對環境的影響,像是沒人看的電視或睡著時Youtube無止盡的自動播放。科技必須著重於更為友善環境的操作,例如標誌出無限瀏覽或自動播放功能。

Hazas 認為,用科技來建立透明的能源利用,使用者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企業可以藉由透過預設關掉自動播放模式或是影片採用標準畫質,來表達對環境友善的態度。

2021年3月Wired報導Netfilx正在開發Dimpact,可以測量碳足跡和積極處理排放熱點的工具,主機處理將改成播放當地受歡迎的節目,至於冷門節目就會自動下架。

5G沉浸體驗升級 
2019 NFL賽季AT&T體育場三星提供5G 體驗,在場館驅動大型虛擬美式足球選手人像,看台上的粉絲可以操作80尺高的選手擊敗巨大機器人,技術創新又讓人熱血沸騰, 5G幫助品牌做出令人驚嘆的沉浸式體驗,卻佔用了大量傳輸。5G改變了線上遊戲的樣貌,流暢的表現,超高畫質及高清音效大幅增加伺服器的需求。根據蘭開斯特大學2020年預估,如果電玩在10年內改為串流,可能會增加全球30%的碳排放。國際遊戲開發商協會氣候小組在2021年初宣布將遵守氣候指引基本守則,內容提供永續的遊戲設計模式並且提出產業規範。

隨著5G創造沉浸式體驗的需求變多,數位設備關鍵供應商Vertiv預測, 2026年5G會消耗比現在多150%~170%的能源。儘管5G非常節能,多數預測模型仍認為會增加碳排放,原因是使用的人更多也更加頻繁。

企業領頭羊效應 
面對全球碳排管理是極為艱難的挑戰,需要大家共同承諾改變,更何況轉變並不容易。偉門智威智庫2020年研究指出, 70%受訪者認為來自品牌的引導會促進他們加入拯救地球的行列,同時發現品牌的成長潛能來自鼓勵人們做出永續選擇改變的行動。 

全球最有價值品牌之一的微軟,在1975年提出永續性承諾,數十年來深深影響著投資人,也被消費者視為領航者及最佳品牌。去年,微軟宣佈在2030年達到負碳排,2050年達成零碳足跡,消除微軟自成立以來所有的碳排放。微軟的氣候倡議十分遠大,投資10億美元氣候創新基金專注研究環保科技、結合AI的「行星電腦」幫助科學研究,並且使用者導向收取內部碳費。若有違反以上目標的計畫,甚至會影響高階主管與CEO的績效。2021年1月微軟公布已減少6%的碳排,雖然距離目標還遠,卻已塑造保護地球的形象。



多元觀點 環保女力 
氣候變遷及環境主宰地球的永續性,人類活動加速惡化所造成的衝擊。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無法避開性別平等、貧窮以及種族公平正義等社會議題,商業活動所有的利益關係人(員工、消費者、供應商、大眾及更多)都需要關注。 

去年12月,超過400位女性包含影星艾瑪華森、英國議員Caroline Lucas、Google永續營運長Kate Brandt 共同簽署給英國政府的公開信,內容呼籲更多女性加入2021年11月在英國舉辦COP26氣候高峰會的決策圈。柏林洪堡大學學者Andrijevic認為,這個重要呼籲背後有許多原因,政府機關越早開始並且有越多女性參政的國家,比較容易做出嚴格的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

女性的影響力不僅止於政治上,在個人生活和家庭也常做出貢獻。偉門智威研究發現,女性在氣候議題上願意承擔更多,女性也較容易因友善環境改變消費習慣,尤其她們通常負責家庭日常消費支出。Andrijevic 指出企業不可能避開性別平等議題來達到永續。顯而易見的,現在與未來的女性都將會參與,資助女性將是永續目標有計畫持續下去的關鍵。



共存共榮
共生企業與品牌超越少數特權利益,強調包容及奉獻,為社會大眾帶來繁榮,同時留下好的環境給下個世代。藉著創新、雇用及稅收來達到共存共榮。紐約時報科技專家Kara Swisher預測,世界上第一個科技兆萬富翁將是綠色企業家。根據PwC 2020年分析,許多新創公司在爭奪綠色科技的領導地位,氣候議題相關的風險投資的成長速度是其他風險投資的5倍,甚至超越人工智能。

為什麼這麼夯? 首先,共生是現在政治正確的傾向。自2020年美國大選選出對環境友善的總統後,就有2021年重返榮耀的政府宣言。100多個國家承諾2050年前達到淨零,而中國則宣布在2060年達到。企業也正在提出長期承諾來面對碳排,聯合利華和微軟甚至發起內部的氣候基金來加速達到目標。

除碳商機回歸
今年地球日,Xprize 與馬斯克基金會宣布正式啟動1億美元除碳大賽,號稱可達10億噸除碳規模的直接空氣捕獲技術 (DAC,從大氣蒐集二氧化碳)吸引眾人目光。2021年9月,DAC 工廠在加拿大Squamish開始試行運轉,宣稱每年可以從大氣中蒐集1噸的二氧化碳。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人類需要在2050年前去除千億噸的二氧化碳,因此必須增加減排力道。

這些二氧化碳怎麼辦? 可以儲存,或是循環再利用。例如,Coty 與Lanzatech 合作將碳回收做成乙醇用於香水,芬蘭啤酒品牌Everyman's Right Brewery 計畫在2021年底啟用收集釀酒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產線,萊雅集團與Lanzatech開發碳捕捉原料製作塑膠瓶。

塑膠原料替代方案 
2020年自然雜誌所刊載的研究提到,無所不在的塑膠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的動植物,塑膠微粒出現在杳無人煙的極區,還有人類的胎盤。雖然目前尚未證實會影響健康,科學家依然警告塑膠內的化學物質會大肆破壞人類的生殖能力。儘管疫情提高了塑膠包裝的需求,仍然有過半的消費者(英國68%與中國69%)習慣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

新創公司致力於做出友善環境的替代選擇。例如Xampla,來自劍橋大學的團隊,用蜘蛛絲原理開發了一種由植物組成的材質,號稱可以取代一次性塑膠和塑膠微粒。Spinnova,芬蘭新創公司,剛宣布與H&M合作,自木頭中取出可纏繞的纖維來做衣服(布料),省下傳統紡織業使用大量水資源和排放二氧化碳。

溯源技術應用
近年來,溯源對食品業日趨重要,例如依照需求即時調整食物到貨量,或即時反應食安危機。現在延伸到永續性,透過區塊鍊或溯源工具的應用,達到公開資訊,印證綠色友善的作法。83%消費者相信,科技會對未來環境帶來正向的影響。

上海創投公司Plug and Play能源及永續總監Bella Zhang強調,企業必須加強資訊透明化,讓消費者知道產品回收鏈與循環經濟,或是製造商的責任如何確保。否則,消費者並不瞭解這商品對環境的貢獻。北京新創樂設科技協助品牌在微信建立小工具,透過供應鏈、回收商及製造商蒐集數據後,用戶在掃描QR code後可以追溯再生產品。樂設科技在2020年已有7000個用戶,現正與美團外賣(中國最大的外送平台)、茶飲連鎖店喜茶HeyTea、咖啡連鎖店Seesaw,以及聯合利華合作,建立塑膠垃圾的循環經濟模式。品牌必須全心投資革命性的解決方案達到共生與除碳化,快速發展綠色科技可能帶來的商機。



新創的創生企業
資本主義帶給世界超乎想像的利益,讓數十億人脫離貧窮,提升教育和醫療水準,近來卻發現這完全不公平,疫情更加劇了全球的財富不均。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特別報告,疫情期間低收入者深受經濟衝擊,而富者恆富,全球10大富人在2020年共增加了3190億美金的資產。

經濟繁榮無法保護人們生存的環境,自然資源急遽耗盡。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報告說明,近半的全球GDP (約44兆美金) 仰賴大自然,像是農業及水資源。盡管目前還看不到盡頭,企業仍舊可以有永續性的作為: 將轉型目標和透明資訊納入商業模式。當目標遇到達成困難時,品牌必須展現領導力,確保證他們的企圖是超越商業價值。

偉門智威智庫2021年3月研究發現全球約75%的消費者願意購買已承諾淨零的品牌,越來越多先驅者正把創生放入新的商業模式,盡可能對環境友善,降低破壞及再生能源,企業不僅對社會做出貢獻也幫助下個世代。


Daan Roose gaarde 用他的藝術創作GROW向農業之美致敬,GROW 以2萬平方公尺的紅藍發光體點亮大片田野,這些燈光有助於植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