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電視劇星際迷航,以一具約50公分大小、製作精緻的太空船模型,吊在空中拍攝,但現在有電影要真的飛上太空拍攝了...

太空影劇的壯觀場面,現在真的要飛到太空去拍攝了!(圖片來源:Pixabay)

(2021-05-18)星際迷航(Star Trek)這部電視劇,從黑白到彩色,又拍攝多部電影,前後幾十年不衰,「企業號」太空船的壯觀給人印象尤其深刻。

多年前在洛杉磯環球影城看到了拍攝的真面目,是一具製作精緻的太空船模型,約50公分大小,用一根細線吊在空中緩緩移動,旁邊攝影機在拍攝。這當然是環球影城故意展示給遊客看的電影技巧,提升大家的興趣,告訴大家太空影劇大概就是這麼拍攝的。

 

現在不同了,要真的飛上太空拍攝了。一年前,完成過很多不可能任務的湯姆克魯斯,決定要演一部太空電影,但不是用模型,是要在國際太空站(ISS)拍攝,所以要當一次真的太空人,親自飛到太空站施展演技,搭檔導演Doug Liman也跟著一起進駐太空站。NASA與SpaceX的伊隆馬斯克,都支持這一首創的趣味任務。

據TMZ報導,出錢的環球影片給了這部影片2億美元的預算,拍攝太空場面直接藉助自然的無重力(太空站裡是微重力),是一個新嘗試,不必製造人工無重力也是一大節省。

片名與內容還未透露,但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不可能的任務7與8都是派拉蒙的影片。這部影片預定今年10月開拍,但在太空站極可能遇到一組俄羅斯的拍片人,36歲女演員Yulia Peresild與37歲導演Klim Shipenko。

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俄國在去年美國宣佈將於太空站拍攝影片後,也傳出同樣的想法,去年11月,俄羅斯航太署Roscosmos宣佈要遴選一名超級英雄、同時要藉此成為國際巨星,來演這部影片。

但獲選的條件有些嚴苛,除了要俄羅斯公民,年齡在25-40之間的女性之外,體重要在50-70公斤之間,胸圍最多112公分,同時要能在3.5分鐘之內跑完1公里,在20分鐘之內以自由式游完800米,還要有從3米跳板的跳水技巧。

Yulia Peresild就是從這些條件選出來的,雖說表演經驗不在考慮範圍,這位主角確實在俄國電視劇與戰爭影片飾演過要角,而導演最新的作品恰是太空災難片,尋找遺失的太空站。

這部即將在太空攝製的影片,航太署僅說是一部太空戲劇,以宣揚俄羅斯的太空活動,稱讚太空人的專業為主,其餘細節並未透露。這兩人即將接受離心與無重力的飛前訓練,也預定10月份開拍。

美俄兩國的太空競賽從硬走向軟,身體健美的36歲Yulia Peresild,比特技精湛的59歲湯姆克魯斯,應該有相當看頭,可惜兩人不能同戲,也不知道時間會不會錯開,免得一起擠在狹小的ISS艙內。

每組兩個人入駐太空站,想導演必定兼任攝影師,而湯姆克魯斯的導演Dougn Liman正有攝影專長,但ISS的空間畢竟有限,要展示什麼樣的戲劇效果,就要看導演的才華了。

人類向太空發展幾十年了,引發出的影劇無數,至今被稱道最多的算是「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這是一部1968年由英國科學作家Arthur C. Clarke與美國製片家Stanley Bubrick合作的科幻影片。

雖是科幻,確有相當「科」的含量,影片請了很多顧問,有太空工程師、超級電腦專家、MIT的AI學者,盡量讓這部影片呈現2001年的科技背景。像輪狀的旋轉太空站,經後人估算,大小與速度正好可以製造艙內重力。而太空沒有空氣,火箭噴火就沒有聲音,一反其餘的影片發出吼聲。

影片的「木星任務」主角HAL,這部有人工智慧的超級電腦,開始不聽指揮,有了自己的想法及情緒的潛力,從經驗學習愛、恨、嫉妒,這樣的機器終於顯出如同人類的精神障礙,導致神經衰弱,這是當時對以後AI電腦的預估。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HAL三個字母依英文字母排序,恰好在IBM三個字母前面,謠傳有壓抑IBM的暗示,Clarke事後解釋完全是巧合,HAL的原意是指Huristic ALgorithmic computer(啟發式演算的電腦,一種快速的運算方法)。

1969年Apollo 11登月成功,Clarke被邀到CBS電視現場評論,當太空人踏上月球的一刻,問他有什麼感想,他說:我的心臟停了,我的呼吸停了。


本文取材自2021年5月16日「那福忠西海岸數位隨筆(204)」:太空影劇2.0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歡迎 E-Mail:frank.na@gmail.com 給作者,分享您對本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