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4)技術能建造知識嗎?2007年電商公司亞馬遜推出電子閱讀器Kindle,創始人貝左斯捐贈了一批Kindle供課堂實驗,課堂上一半學生用Kindle,另一半則維持原來的紙本課本...

課堂裡隨處都是數位教學工具,對學習究竟有多少幫助?(圖:fauxels from Pexels)

(2020-02-04)2007年電商公司亞馬遜(Amazon)推出電子閱讀器Kindle,電子書從此正式發展,創始人貝左斯為了回饋母校普林斯頓大學,捐贈了一批Kindle供課堂實驗,選了三門人文課程,把課本的內容存入Kindle,與紙本書的編排相同,在課堂裡讓一半學生用Kindle作為課本,另一半則維持原來的紙本課本。

這個象徵無紙教學的開始,可惜不到兩個月就喊卡,因為使用Kindle的學生說跟不上進度,說Kindle不是一個好用的學習工具。

 

減少用紙對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使普林斯頓的實驗不理想,仍有各級學校實驗數位工具教學,學生不必抱著沉重的課本,是最值得稱讚的優勢,但對學習的踏實卻時有負面的評論。

隨著電子書的快速進展,軟硬體的進步與降價,加上大型數位公司踏入教育領域,一些教師也寄望教學軟體、甚至教學遊戲,能縮減學生在成績上的差距,學校的數位教學漸成氣候。

根據最近的蓋洛普調查,美國有89%的3-12年級學生,每週至少有幾天在學校使用數位學習工具,有96%的校務人員與校長、及85%的教師,支持在校內使用數位學習工具,但問到是否知道很多資訊來證實數位工具有效,只有18%的校務人員同意說是,也僅有四分之一的校長與教師同意,另有四分之一的教師說知道的很少、或完全不知道有這樣的資訊。

資訊有很多,有的研究發現數位工具對學習有正面效應,像是利用電腦學習數學,但有更多負面反應,特別在中小學層級。一份對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100萬高中學生的研究發現,多用電腦的學生,在學習表現上反而不佳。一份對美國大學生的研究,在課堂使用平板電腦或別的數位工具,考試的成績不夠理想。

在小學生使用數位工具學習的研究,有8年級學生在線上學習代數,成績遠不如在課堂聽老師講述的學生,而用平板電腦上課的4年級學童,閱讀能力比不用電腦的學童整整降低了一個年級的程度。

一門大學數學課程的實驗,學生在家裡用數位工具自我學習,然後回到課堂討論與解題,結果僅有少數原本數學程度就好的學生,獲得短期效益,對其他學生則沒有益處,反而使學習的差距加深。OECD的研究也發現,數位技術對減少優劣學生之間的差距沒有幫助。

教育記者兼作家Natalie Wexler,在她的《知識缺口:破碎的美國教育系統的隱藏原因》一書中說,小學的課業過份著重沒有情境的閱讀技術,卻以真實的知識為代價。她例舉,以服務低收入社區為主的Rocketship特許學校高度依靠技術,即使幼兒園的學童,每天也都坐在螢光幕前80-100分鐘,特別是學習認字更為明顯。

她走訪觀察小學,發覺有些學校每天有三小時以上的時間用於閱讀,其餘時間用於數學,社會學與科學幾乎從課表刪除,在標準閱讀與數學成績較差的學校更是如此,而在較貧困地區的學校,數位工具的使用越為普遍,因此加深貧富孩童之間的「數位分歧」(富有社區的孩童使用數位技術反而受到限制,請參考紐約時報這篇文章)。

過多的數位技術有什麼不好?那就要從電子畫面閱讀與紙本閱讀的差異說起。多年來的研究實驗,都證實電子畫面閱讀的速度比紙張閱讀慢,且對內容的理解層次及記憶,都不如紙張閱讀。在實用上,學生喜好在紙本書邊緣寫字、做記號,或快速前後翻頁,但在電子畫面就不容易做到。這僅是表面原因,還有更深入的差異。

紐約數位教育機構Amplify開發從幼兒園到8年級的數學、科學、識字的數位加強教材,首席執行長Larry Berger說,數位技術雖然可以傳授很多資訊,卻不能展示「社會效益」的知識,要獲取這樣的知識,同學及老師必須「社會情境」(Social Context)的連在一起互動,單靠數位技術只會削減學習動機。這一理念與Natalie Wexler不謀而合,知識不能單靠技術傳授。

科學家很久以前就知道,閱讀的理解不在閱讀的技巧,而在閱讀內容的知識背景與字彙。1980年代一個有名的實驗,用一場棒球賽的文章,測驗學童的閱讀能力,結果發現,懂得棒球的學童成績非常好,即使他們平日的閱讀能力並不好,而那些閱讀能力好但不太瞭解棒球的學童,成績反而不好。這個實驗也用到多個領域,同樣證明知識比閱讀技術更重要。

技術能建造知識嗎?Natalie Wexler說或許能,軟體以認知科學設計,已經證實可以提升趣味增進深思,但Larry Berger仍持警惕,技術用在教育僅是一種「練習、記憶、自動性」的支援。


本文取材自2020年2月2日「那福忠西海岸數位隨筆(137)」:數位工具用在學習的探討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歡迎 E-Mail:frank.na@gmail.com 給作者,分享您對本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