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當事故發生,最重要的先是處理善後,若善後做的好,那麼究責就沒那麼嚴重了。究責不是不重要,其目的是為了避免未來發生同樣的事,但若善後都沒做好,即使未來責任釐清,事件也無法圓滿落幕。

(圖:mirrormedia.mg)

(2018-10-30)上週(10/21)發生了令台灣社會震驚的普悠瑪出軌事件,造成18人死亡,百餘人輕重傷,時隔一週,媒體和輿論的焦點也從救災轉向究責。

事件發生當天,以媒體的習性,其實已經開始在扮起偵探了,各種「可能」的原因,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出現,而台鐵身為事件的承擔者,也急著在10月24日召開記者會,同時把矛頭指向司機員,一時之間,ATP(列車防護系統)也變成熱門名詞。

 

發生重大災難,首要的是救災,包括災難現場的處理及死傷者的後續安置及協助。災難發生後,前兩日的媒體焦點集中在死傷人數及補償金額,當死傷人數確認後,焦點就轉向究責,台鐵或許受到了輿論壓力,在檢調還在調查時就急著召開記者會「撇清責任」,結果記者會一開完,台鐵反而受到更大的責難,導致台鐵局長也辭職下台,回顧台鐵的危機處理,實有可議之處。

危機處理三原則:誠實以對、準備好再誠實、無關的別提。
台鐵召開的記者會內容,全部圍繞在司機員關閉了ATP,但出軌事件的發生原因,通常不只有人為的一項疏失,在沒有全盤檢討,檢調單位也未調查完畢前,就急著開記者會「確認」是司機員在未報備的情況下關閉ATP,至於其他可能原因,則沒有說明,難怪記者會後,造成更大的輿論踏伐。

隨著通聯記錄等「證據」被公佈,加上行政院公關的對外說明,再再打臉台鐵記者會。台鐵急著開記者會做危機處理,光是誠實以對的第一點就沒做到,而諸多問題和疑點,至今仍無法說明,也犯了準備好再誠實的禁忌。

此外,近日來,司機員的背景也被「起底」,像是有吸食安排他命被判緩刑的前科,但若此次事件並非因為吸食安非他命造成,那麼吸安的過往就是無關的事件而不需提及。

台鐵召開記者會是有必要的,但在諸多事件還沒調查清楚前,台鐵在24日記者會上應該說的,是事故造成的傷亡民眾會如何處置,及後續安排,至於事故發生的原因,則交由檢調調查,台鐵完全配合,在調查結果未出來前,台鐵不方便發表意見。

因為在第一時間必須且可以準備的,就是傷亡民眾的安排,但顯然台鐵連這部份的資料都沒準備好,導致近日也引起傷亡民眾家屬的不滿,連最基本的「收拾善後」都沒做到,更遑論責任的追究。

當事故發生,最重要的先是處理善後,筆者常說,如果善後做的好,那麼究責就沒那麼嚴重了。究責不是不重要,究責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未來發生同樣的事,但若善後都沒做好,那麼就是罪加一等,即使未來責任釐清,沒有好好善後就不會讓事件圓滿落幕。

筆者不是鐵路專家,所以不能也不需要「推論」事故發生的原因,此次事件造成無法收尾的狀況,台鐵記者會把責任推給司機員,是犯了「眾怒」。司機員是無助的個人,很容易獲得社會的同情,台鐵在沒有十足的證據前,就直接歸責於司機員,當然不能服眾。

一個鐵路事故的發生,除了人為因素,也可能是機械因素,台鐵在沒有全面盤查的情況下,只公佈可能的人為因素,實在有失偏頗,即使台鐵局長被逼下台,台鐵的責任還得看檢調最後的結論才能確定。

但另一方面,台鐵在最短時間修復軌道並復駛,讓鐵道運輸儘快回復,是很好的「危機處理」,而既然事故原因已有檢調在負責,台鐵就不該也不需要出來「說明」,當務之急,應該要盡快協助傷亡家屬做好善後,不管未來台鐵的責任有多少,若能把善後工作做好,至少可以挽回台鐵的一些「聲譽」,若連傷亡民眾的善後工作都沒做好,最後就算不是台鐵公司的責任,也難逃輿論的悠悠之口。


延伸了解
筆者的行銷社群: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
筆者的行銷部落格:行銷金三角部落格
博客來購書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