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頻道陸續釋出,使得1999年廣播媒體在激烈的環境中相互較勁,有的呈現將近5成的成長率,也有不少廣播電台的營收是持續在逐年遞減當中。
經過一年的捉對廝殺,台灣的廣播界在1999年仍是處於「一團亂」的狀態,許多新興電台、頻道,或是改名轉型的電台,都為台灣的廣播市場帶來更多的競爭力。
縱觀1999年台灣廣播媒體的廣告營收,有的呈現將近5成的成長率,但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廣播電台在嚐過1998年高成長率的甜頭之後,1999年顯得後繼無力;也有不少廣播電台的營收持續在逐年遞減當中。
北中南發展不一
中廣在數次由AC Nielsen所做的收聽率調查中都排名第1;但這也引來飛碟電台的強力抨擊,飛碟電台董事長趙少康甚至為了這份排名召開記者會,表示中廣的排名是以「全省的中廣」與「台北的飛碟」做比較,而不是與「全省的飛碟聯播網」做比較。但飛碟最大的廣告代理商七福傳播廖婉池卻表示,即使飛碟聯播網所有的電台加起來,也無法與中廣全省廣播個的威力比較,畢竟中小功率電台有一定的發射範圍,許多地點仍收聽不到飛碟節目。北部廣播電台的戰況如此激烈,但台灣總廣播廣告量並沒有增加;換句話說,所有的廣播電台都在有限的廣告量中拼得你死我活。甚至中廣業務總監常勤芬在2000年2月動腦舉辦的「1999年台灣總廣告量座談會」中表示,只希望廣播廣告量不要下降,不敢冀望數字會上揚。
台灣中部的廣播電台也如處於春秋戰國時代;在擠破頭的競爭環境下,廣播電台不惜以殺價的方式來搶奪廣告。台中大千廣播的節目總監周偉傑便表示,這樣削價競爭的結果,讓大千吃盡苦頭。
相較之下,南台灣的廣播市場穩定多了!在提高廣播電台的服務品質之下,不但使得收聽率得以維持,廣告主對其也深具信心。
雖然北中南的廣播各自為政,各有在戰場上面臨的問題,然而1999年發生的921大地震,卻是台灣所有廣播媒體最大的痛,不但使廣告主刪減不少廣告預算,更讓受到重創的台中地區,在廣告營收上普遍都是負成長的現象。就台中全國廣播及台中廣播來說,分別是16.67%與25.81的負成長。而在1999年的廣告營收上有成長的廣播電台,除了POWER989成長33.33%、台北之音49.47%、台北愛樂53.81%及高雄大眾廣播27.84%等4家有明顯上升之外,其餘成長都在15%以下。
全區電台市場雖大營收卻下降
廣播市場涵蓋全區的中廣和正聲在1999年的營收也都呈現衰退的現象,中廣由1998年的10億9千多萬,降為1999年10億1千多萬,成長率和1998年相較也下降了7.22%。雖然中廣一直佔盡擁有大中小功率共33個頻道的優勢,但在廣告營收上已連績2年呈現負成長,而受到遷址及賣地等事件的影響,外界對中廣內部的關切加重,也間接對中廣造成不小的打擊。
正聲在1998年有3.2%的成長率,但到了1999年也因為921大地震及整體經濟不景氣,使得廣告營收略有下滑,其1999年的成長率下降3.45%,是1999年台灣廣播廣告營收負成長最小的一家電台。
台北戰場多成長
中小功率電台廣告營收在台北戰場方面,仍是飛碟電台位居第一,其次為台北之音。在廣播界一片混亂的競爭下,飛碟電台始終以「名人牌」為電台的最高經營策略。而飛碟也是台灣第一個自己花錢去做市場研究的電台,根據研究結果設計聽眾想聽的節目,讓飛碟得以鞏固自已的收聽群,在廣告量上也有一定的營收。
擁有兩個頻道的台北之音,雖然在都會台方面的營收是10%的負成長,但1998年8月開播的HitFM,光1999年的廣告量就有1億3千萬台幣,而2者相加後更使得台北之音的廣告營收達到2億8千4百萬元,比1998年成長了49.47%。HitFM的台呼「只想聽音樂」,似平打動了聽眾,也收買不少廣告主的心。
台北愛樂電台在1999年的廣告量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廣告營收達到1億元,較1998年成長3千5百萬元,成長率53.81%是所有廣播電台中最高的。台北愛樂在1999年的廣告營收會有如此豐碩的成果,主要是電台內的節目、行銷、業務一體成型,並整合頻道內外活動及整合性的組織運作,台北愛樂也為客戶提供量身訂作的廣告提案,及突破既有廣播廣告模式的創意表現。
原人人電台的POWER989在邁入2000年之際,正式由象山集團接管,在1999年廣告營收有4千8百萬,比1998年成長了33.3%。事實上POWER989在由象山集團接管之前,人人電台已先轉型為音樂性質的YES989,雖然時間短暫,但頗受聽眾接受,而且跳脫過去地區性電台的形象,吸引大量唱片公司以及年輕化的商品廣告主的支持。
此外,POWER989也藉由舉辦各種活動,提高電台知名度,並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也使POWER989廣告量大幅成長的原因。
地牛無情 台中大風雨
廣告營收向來是中部地區排名第一的全國廣播,1999年1億台幣營收仍然是獨霸的情況,但與1998年相比下降了16.67%;大千廣播則從1998年6千4百萬台幣增加到1999年的6千6百萬,躍升為第2;而1998年排名第2的台中廣播,1999年的營收下降了25.81%,以4千6百萬排名第三;首度加入動腦媒體廣告營收排名的台中好家庭電台,1999年的廣告營收為3千1百萬台幣,雖然排名第4,但成長率卻是中部地區最佳的。
大千廣播與好家庭廣播雖然也都受到921震災的影響,但整體的營收仍是向上成長。
就以大千廣播為例,1998年的廣告營收為6,400萬,1997年為3,200萬,成長幅度正好是1倍;但1999年的廣告營收6,600萬,只比1998年成長3.13%。
歡樂大眾 陽光港都
在南部地區收聽率持續第一的Kiss Radio,這幾年來除了在節目內容上符合聽眾的興趣外,也著重在電台各項活動的企劃,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因此,1999年在營收上達到1億2千4百萬,有27、83%的成長率。
另外,高雄港都電台1999年的廣告營收為1億3百萬元,與1998年的9千萬元比較,有14.44%的成長率。但仔細比較1998年廣告營收38.89%的成長率,1999年的成長率下降許多。
從1999年整體的廣告量上來看,大功率電台,包含中廣及正聲都處於劣勢,廣告量至少下降了1千萬元;同時也面臨許多新興電台所帶來的挑戰。而北、中、南三個戰場的保衛攻防戰,除了南台灣在整體上有較令人振奮的成長之外,北部及中部地區依然在你爭我奪之中奮戰,而且砲聲隆隆,不絕於耳。
在政府執行廣播頻道開放政策後,截至第8梯開放申設,取得籌設資格的共有118家廣播電台,加上原來的29家電台,台灣的廣播市場已容納了147家不論大小功率的電台,而2000第9梯次的申設,共有495件申請案參與角逐。然而廣播廣告的市場並未擴大,政府卻持續地在釋放中小功率電台的頻道;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廣播電台要靠廣告來維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於是許多頻道便轉手外租,易手經營。這也造成廣播市場的亂象,許多業者認為新聞局執照核准後,應繼績監督以維持廣播的品質。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在這次調查中看見一個可喜的現象:音樂類型的電台在整個廣播市場中,都有相當不錯的經營成效,尤其台北之音更因為成立HitFM而拉抬整個電台的營收。這意味著針對訴求聽眾而設計節目的分眾媒體,才能真正抓往聽眾的心。所以廣播電台須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節目製播與內容也得更趨多元化,而相信廣告主對症下藥的結果,廣告效益也將會有更大的提升。
《資料來源:動腦雜誌290期/200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