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5)要進一步讓消費者改變習慣到行動支付或是電子支付,則需要能整合交易、儲值甚至是轉帳功能於一身,但整合的成本頗高,是否真有業者願意花費成本去整合各家銀行及各種支付工具是一個關鍵。

圖片來源:中國信託銀行官網

果粉期盼已久的APPLE PAY終於在3月29日正式推出,首波綁定七家銀行,由於去年年中就已傳出APPLE PAY要登台,加上各銀行祭出消費優惠,讓APPLE PAY一推出就被果粉瘋狂下載。台新銀行是首波合作銀行中著力最深的,在APPLE PAY剛推出時就強打「價惠訊息」,而且維持「女性卡」的印象,以女性為主角,同時帶出全家便利商店(目前只有全家便利商店適用)的優惠訊息。

在APPLE PAY之前,LINE PAY就請到韓星宋仲基拍攝「LINE PAY」廣告,銀行中則以中國信託最積極。不論是LINE PAY或是APPLE PAY,都是綁定信用卡,坦白說,並沒有改變太多的消費者行為,只是把消費者使用信用卡的「習慣」,試圖轉移到手機等行動載具,也就是行動支付,但對消費者而言,申請和使用卻未必是劃上等號。

 

1

非現金支付是趨勢,像是行動錢包(悠遊卡、一卡通等)就已打入消費者(特別是台北都會區)的生活。或許有許多人對於一些非現金支付的名詞不是很清楚,上表將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票證(電子錢包)的特性做一個說明,除了台灣消費者比較熟悉的電子票證外,從大陸「紅」到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如大陸的支付寶、台灣的夠麻吉等),還有「正宗」的電子支付(如ezPay、歐付寶等),三者的功用都不一樣,而電子支付能做的事情則是最多,若說要完全取代現有的金融交易,電子支付的影響會是最大的,但台灣的現金取得太方便了(到處都有提款機),而悠遊卡等電子票證普及也影響了電子支付的發展,因此,台灣的電子支付要能普及,還有一段不小的觀念障礙要突破。

回說APPLE PAY和LINE PAY,都是行動支付的一種,並沒有劃時代的改變,而是把手持的信用卡整合到行動載具APP中,對於APPLE 和LINE的好處,是多一項便利功能來綁住消費者,而對合作的銀行來說,則是多一個使用信用卡的方式,希望能藉由iPhone和LINE的普及率來提昇辦卡數,因此,雖然是APPLE和LINE推出行動支付,但各合作銀行卻卯足全勁的提出優惠,都希望能藉由話題來提昇信用卡業績。

台灣的銀行眾多,每個消費者同時擁有多張信用卡,再加上悠遊卡等替代現金卡,即使不帶錢出門也很方便,若要進一步讓消費者改變習慣到行動支付或是電子支付,則需要能整合交易、儲值甚至是轉帳功能於一身,但整合的成本頗高,是否真有業者願意花費成本去整合各家銀行及各種支付工具是一個關鍵,若各個電子支付或是行動支付業者都只是整合「部份」支付方式,對消費者而言的改變誘因就沒有那麼高,初期或許為了「嚐鮮」而申辦,而各家業者和銀行信用卡也配合釋出優惠,接著就是各家業者的資源戰,誰能整合愈多的使用途徑,提供更多的使用優惠,才會是各種新支付方式能否切入民眾生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