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老貓開課2】最早出現的品牌粉絲團至今已快十年光景吧,貓驚訝的發現某些品牌對「按讚粉絲數」迷戀的程度簡直老派到讓人匪夷所思。
(2016-09-06)親愛的!當臉書為了販賣廣告謀利,藉機利用演算法篩選粉絲動態牆內容的那一刻開始,「按讚粉絲數」的基本概念就已經宣告死亡了!天天在玩粉絲團的你們,難道真的不知道嗎?^-^,那麼讓貓從台灣賓士的案例談粉絲數的觀點吧!
作為國內進口車第一銷售品牌的Benz,旗下有兩個官方粉絲團,台灣賓士(官方) 的粉絲數是302,954人,中華賓士(經銷商)的粉絲數是136,297人。粉絲團貼文數據上呈現的現況成績,其實可以做為各車業品牌小編的參考,或者說各代營粉絲團公司的參考吧!(表一)是我們針對Benz兩個粉絲團自2016-07-01統計到2016-08-30的數據現況, A區是(基礎粉絲效益類),B區是(廣告溢散效益類),C區是(贈獎+廣告溢散效益類),從三個區塊的數據差異中,我們可以一窺她的經營健康程度。
註: 資料探勘時間為2016-09-02
我們從台灣賓士(表一) A區(基礎粉絲效益類)看到的數據,每則貼文的核心同心圓粉絲觸及數比Toyota的粉絲團高些,均值估計在2.5%左右。這表示貼文的核心抽樣粉絲的互動平平,所以97.5% (29.5萬人)的粉絲其實並沒有機會看到每則貼文。也就是說,曾經按讚的30萬粉絲只有近2.5%的機會接觸台灣賓士的最新訊息。讓我們看看這些(2.5%)能接觸台灣賓士的粉絲們,呈現了什麼樣的社群互動結果呢?
- A區的每則常態貼文(扣除客訴後),平均只有1.14個粉絲願意留言。
- A區的每則常態貼文(扣除活動後),平均只有2.91個粉絲願意分享。
- C區的車主台灣街拍活動,1378個讚13分享,實際參加投稿的數量卻是少得…...
- 影片的觀看效益不佳,而且平均每222位觀看者才會造成一次分享(經驗值來看,網友的分享良性均值應該落在20-100位觀看者之間),這表示多數粉絲認為這樣的影片自己看就好,不必分享給他的朋友。
- 沒有品質控管的「直播」內容,尤其中西鼓王直播影像的粗糙,OMG,只讓貓有一種「還好我們沒有恭逢盛會」的慶幸。
- 經銷商中華賓士的粉絲團整體數據更少,貓就不花時間分析了。
社群行銷如果不投資哪會有回收?
沒有劇情的演出又何來掌聲呢?
好奇!台灣第一大進口車品牌的官方粉絲團為什麼會呈現這麼少的互動結果呢?細心看完近兩個月的貼文內容你就懂了(@_@),因為所有發布的貼文內容具有以下幾種面貌:
- 貼文內容多數是公關活動照、車照數張拼牆、車照拼貼成Gif動畫、15秒車照片假動態影片。
- 總體來說貼文除了車還是車,整個粉絲團基本上就是Benz車商他們家發生大小事的電子報。
- 相對低成本的「粉絲活動禮物」,如:4張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門票、6張中職smart我是可能明星對抗賽門票、5組賓士精品男性香水組…...
一個剛慶祝粉絲數破30萬的粉絲團為什麼會呈現這樣的社群經營結果呢?貓認為只有幾個可能的理由,第一、內容決策的問題(改善方法請參考老貓開課第一講Toyota粉絲團社群狀態分析 66萬不聽話的粉絲怎麼辦?
)。第二、可能台灣賓士其實並不看重對網路族群的溝通,所以社群的經營預算才會明顯不足。第三、或許台灣賓士內部滿足於這樣的溝通結果吧!無論是哪一種可能,站在品牌的立場,貓都建議再三思一下!
願意花數百萬台幣買車的車主是這種人嗎?
假設台灣賓士的粉絲們都是車主,你認為這些富車主會為了區區香水組、中職門票、音樂會門票的抽獎,然後動手去做「按讚、留言、分享...…」這種臉貪才會做的蠢事嗎?對每台車動輒數百萬的進口品牌來說,拿出這種禮物送人實在是相當的普通,不是嗎?貓不認為台灣賓士會這樣對待他們尊貴的VIP們。所以,你基本上可以判定,對台灣賓士而言,這30萬的粉絲應該不是他們太願意投資的有效TA,順著這樣的思維,你就不難理解貼文的內容精緻度與內涵為何會如此不符合Benz的尊貴品牌形象了,我想內行的同業不難估算出台灣賓士每個月投在粉絲團的成本,這樣的基礎投資與有限效益,貓不理解這種沒有互動價值的粉絲團,她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貓的第一個免費建議 ─
釐清定位
誰設定了台灣賓士粉絲團的定位? 前述數據所呈現的結果,你確定目前的貼文走向是最符合Benz消費者溝通效益的嗎 (改善方法請參考老貓開課第一講Toyota粉絲團社群狀態分析 66萬不聽話的粉絲怎麼辦?
)?主其事者不妨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 粉絲團是為了服務已購買車主?還是未來的潛在購買車主?
- 粉絲團是「賓士粉絲的粉絲團」或是「賓士官方訊息的公佈欄」?
- 粉絲團是「鼓勵愛用者粉絲互動」還是「我貼你看然後不用動」?
- 粉絲團要服務「買得起Benz的粉絲」還是「買不起Benz的粉絲」?
貓的第二個免費建議 ─
何不植入一點新文化,不要只做生意
身為台灣銷售第一的進口車品牌(單月銷售2,000台),試問台灣購車族有誰不知道雙B的賓士呢?貓不認為賓士的廣告買得不夠多或是電子DM發的不夠多,答案其實是在品牌形象僵化的問題,怎麼說呢?從台灣賓士的粉絲團看到的品牌文化,依舊是爵士樂、F1賽車、高爾夫球…...這類文化元素,印象中應該幾十年沒變了吧!是因為高價車所以必須搭配奢侈的上流文化選項嗎?其實台灣經歷十年貧富差距的擴大之後,有錢人真的不少,台灣賓士的品牌已經不能算是頂級富豪的首選,至多是富人們的入門款或代步款而已,你沒看過瑞光路四周的幾千萬級豪車展示間嗎?台灣賓士貼牌贊助的活動,其實BMW、Lexus、Audi…...大家都在幫忙貼,從紅酒、時裝秀、賽車、高爾夫球…...,請問哪一個品牌沒有?台灣賓士的差異化又在哪裡?(貓忍不住想說,在經過這麼多年的互相參考模仿之後,這些車業品牌的視覺設計與品牌文化品味可不可以不要這麼雷同呢?)
當2016年台灣的消費性品牌都在訴求本土、關愛、回饋、社會責任…這些文化議題的時候,當消費者都在尋找更多自我個性選擇差異與更強品牌認同的時代裡,當行銷專業在努力為品牌貼上公益行銷、溫暖行銷、關懷行銷、故事行銷、文化行銷…...等新概念的同時,龐大營業額的台灣賓士卻依舊停留在販賣老掉牙的時尚感文化,貓真的認為有點時不我予啊!(或者是認為聽爵士樂與飆風快感「心跳到200」的人生很搭嗎? 最好是!)
貓的第三個免費建議 ─
虛胖的粉絲數,是品牌粉絲團貼文內涵加劇癌化的病因
務實一點,請「悲傷」突破了30萬粉絲數吧!如貓之前說的,臉書演算法早已宣告「按讚粉絲數」概念的死亡了!故事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當年你的每則貼文都會出現在粉絲動態牆上,所以大家拼命希望粉絲按讚加入自己的粉絲團,因為擁有大量的粉絲數就代表對應的資訊發布數與品牌影響力。現在呢?愈多的粉絲數將會稀釋你的「忠誠粉絲」接觸到貼文的機率,以台灣賓士為例,隨機挑選的2.5%粉絲會在其動態牆看到貼文,問題是誰知道那是什麼樣偏好的2.5%呢?也就是說愈龐大的粉絲數,若搭配無法突破初觸及粉絲同心圓的內容,那簡直就是一場「社群投報率」的災難啊!你就算再怎麼努力去探究,也很難說你對粉絲反饋的研判將是正確的喔!畢竟哪只是由臉書演算法自行決定的2.5%而已。
如果你認為花錢辦「留言分享抽+廣告推播」最有效率,並且長年使用「抽贈品」來吸引臉貪們來按讚,想想看,最終你會得到一群什麼樣的粉絲呢? 台灣賓士應該開始認真分析自己的粉絲樣貌,再決定改善粉絲團的下一步:
- 30萬粉絲中,專門來拿贈品的佔了多少% ?
- 30萬粉絲中,真正能買Benz的粉絲佔了多少% ?
- 30萬粉絲中,真正Benz車主佔了多少% ?
- 30萬粉絲中,競爭品牌的車主佔了多少% ?
貓最後的免費提醒是,對台灣賓士而言,那些真正的車主們,他們應該去什麼粉絲團才會得到應有的團體文化溫暖呢?(以貓為例,買新車後的五年,該車廠每季寄來的精美雜誌都被我丟到垃圾桶了,誰會想天天看你的新車訊息啊?) 如果未來賓士的車主更喜歡去BMW或Audi的粉絲團,那將會很有趣不是嗎?不過現階段台灣賓士不用擔心,因為他們的文化吸引力與貼文內涵也沒好到哪裡去。
貓的第二堂課,最後要提醒數位行銷的愛好者們,2016年開始,正常行銷的結果效益遭到「技術性」干擾的程度愈來愈大,如Google排序、臉書演算法、討論區黑手自殘…...等等,想要有好的數位行銷效果,務必先搞清楚新的技術遊戲規則吧!請不要再鼓勵客戶無止盡白花錢去擴大購買粉絲數了,虛胖的粉絲數並不會讓他的粉絲團變得更健康,最多只是滿足客戶的虛榮心病,讓你的無效社群經營KPI便於推卸客戶的無理刁難罷了。
貓真心建議朋友們改改觀念,粉絲團不是用來發廉價傳單的,或是對消費者誘以小利的便宜抽獎箱,也絕不只是Banner廣告無效後的替代品,事實上,粉絲團才是客戶唯一可以直接證明自己市場消費口碑的無敵工具啊!我們為什麼要誤導客戶去閹割他唯一的寶貝呢?
還記得2004年開始的Banner廣告輝煌年代嗎?今天消費者只所以不願意再看任何Banner廣告,難道不是被網路行銷業自己不思創新,只會大量塞爆客戶廣告的手法給搞爛掉的嗎?今天大家的行銷IQ也只會對臉書的粉絲再幹一次同樣的蠢事嗎?問題是當我們同心協力繼續再把臉書也搞臭,對數位行銷產業會有什麼好處嗎?作為數位行銷人,真心去拆解客戶目前的社群困境,幫你的客戶做出能改善效益的貼文內容,與創造粉絲有認同感的品牌數位文化,才是數位行銷人最好的作法啊!(李國傑為銀河互動網路創辦人)
【老貓開課1】Toyota粉絲團社群狀態分析 66萬不聽話的粉絲怎麼辦?
【老貓開課2】Benz粉絲團社群狀態分析 虛胖的臉書粉絲團是病?還是讚?
【老貓開課3】BMW粉絲團社群狀態分析 臉書粉絲團真心按讚有幾人?
【老貓開課4】電商平台粉絲團社群狀態分析 搶攻社群電商才有未來?
【老貓開課5】各大超商粉絲團社群狀態比較 粉絲團的瀑布流與懸崖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