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以往民眾接觸的CPR教學,不是在學校,就是在特定訓練場合。怎麼做才能讓這道保命符,讓大眾普遍接觸?

「叫叫CAB」是大家嚷嚷上口的CPR口訣,同時法規也要求公共場所必需設置AED,便於應對無法預期的緊急狀況。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與其默寫一百次,倒不如讓民眾實際操作,如此將能從容面對慌張、急迫的局面;當民眾認為自己的CPR熟練時,自然就會願意伸出援手。

根據統計,每年有359,000位民眾,因為到院前未及時搶救,失去存活機會;其中有20%的狀況,是發生在機場、運動訓練等公共場所。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委員會主席,Clifton Callaway博士指出,心臟驟停是民眾死亡的主因,而即時的心肺復甦術能有效挽救生命。

 

有鑑於此,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為了提倡人人學會CPR,在美國境內7座機場,設置互動數位機台;這座機台上,除了有螢幕帶領初學者一步一步學,還有CPR的好夥伴─安妮,讓民眾親自演練。

之所以會選在機場,一方面是因為這裡可能遇到的突發狀況機會高,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民眾利用候機的短暫時間,前來體驗、學習,以備不時之需;目前,已有25,000名旅客因此學會CPR。


(圖片來源:www.sixteen-ni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