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商品」是在市場競爭中常使用的產品策略,以不同的商品來吸引差異化的族群,避免在紅海市場中淪為價格競爭。但不代表所有差異化商品都會成功,特別是有既定品牌印象的商品,差異化更要考量消費者的接受度。
(文╱溫慕垚)麥當勞與肯德基的速食大戰持續延燒,而摩斯漢堡也積極擴點(目前已有150家店),企圖追上肯德基而成為台灣第二大的速食業者。在前有敵人後有追兵的競爭下,肯德基的商品類型與變化速度,堪稱速食業之冠,除了本業的炸雞與漢堡外,陸續有蛋塔、捲餅、燒餅等不同類型的商品推出,企圖以多樣化的商品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進而維持與麥當勞的競爭態勢。
差異化商品的確是在市場上競爭中很常使用的產品策略,以不同的商品來吸引差異化的族群,並形成與競品的區隔,避免在紅海市場中淪為價格的競爭。但不代表所有的差異化商品都會成功,其關鍵就在於是否符合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已有既定品牌印象的商品,差異化更要考量消費者的接受度。
肯德基最被消費者接受的,自然是其炸雞相關的商品,而消費者若想要購買炸雞的商品,肯德基將被列為優先選擇;相對而言,若消費者想吃的是漢堡商品,則麥當勞會占有很大的心理優勢;摩斯漢堡則因為健康意識的抬頭,以日式輕食的走向,也逐漸獲得年輕與女性族群的青睞。
企圖在已有的速食市場中,進行商品的差異化,必須要思考自己的利基點,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記得麥當勞在多年前曾推出過牛肉麵與蓋飯等商品,但與麥當勞的品牌印象差異過大,且消費者並不接受在速食店食用牛肉麵的感覺,因此這兩樣新商品,都因為未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而退出。
相信台灣肯德基應該也是經過一連串的市場調查與測試,才會決定商品的類型,但若以基本的SWOT分析來看,炸雞相關的商品才是肯德基的利基,即使單以炸雞類商品無法完全與麥當勞抗衡,但差異化商品還是要順著自己的利基與消費者的認知出發,比較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同。相較於台灣肯德基推出的蛋塔、捲餅及燒餅等商品,美國肯德基則推出烤雞的商品,企圖能在市場中創造話題,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比較台灣與美國肯德基的作法,若以消費者的心理認同來思考,烤雞的接受度應該會大於燒餅等與「雞」無關的商品,因為「雞」的商品,肯德基才是消費者心中的第一選擇。(溫慕垚現任台灣樂金(LG)廣告行銷部經理)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論壇踴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