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沒有Take two」,倫潔瑩從事廣告16年來最感驕傲的廣告文案,正反映著她對自己從事廣告的選擇,立志做廣告,而且做到最好。 有人說,「廣告最大的錯誤是入行」,使人像染了毒癮般,不可自拔的一路走下去。對倫潔瑩而言,廣告是惟一;是最初,也是最終的選擇。 天生性格中的愛搗亂,喜歡主動,廣告的從無到有的經營,正是讓倫潔瑩篤定選擇它。在唸書時,對廣告界大師的認識,倫潔瑩自封他們為廣告四大天王──David Ogilvy、Leo Burnett、William Burnbach、Rosser Reeves. 除了David是英國人,其餘3位都是美國人,而David也是到美國之後才漸露頭角;因此對倫潔瑩而言,美國是廣告聖地,全世界最好的廣告在美國。在當時,也只有美國才能對全世界的廣告有影響力。 也因此,倫潔瑩到美國唸了一年書;在這一年中,理論上的獲得並不多,但卻真正與在紐約從事廣告的人做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對廣告的分工了解,形成了倫潔瑩做廣告的方式;也就是在美國這一個時期,讓她決定做創意,認知創意才是掌握廣告的靈魂。創意是拿著業務提供的背景、策略、條件,真正無中生有去創造;這個決心,下得很快,下了就沒有改變,直到今天。 在美國這段時期,倫潔瑩的住處,34位同學中卻有分從9個不同的國家來的;有印度、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非洲……。讓她了解到,原來連煮飯都不是只有一種方式;那種交流,對年輕的她是一懂體會,一種衝擊,原來世界那麼大。倫潔瑩發現自己本來像個未塑型前的陶土,但經過這一年才漸漸成型。 做創意的人,有一種傲骨、傲氣,年輕的倫潔瑩也不例外。對選擇的廣告公司,她只相信要做就做最好的,沒有經驗的黃毛丫頭,只寫了兩封信應徵,一封O&M,一封Leo Burnett。她堅信「只有這兩家廣告公司才配得起」,結果Leo Burnett拔得頭籌,她1980年9月20日回到香港,10月1日便開始上班,上班第一天便工作到12點。 倫潔瑩回想起自己廣告的創作歷程是非常按步就班的,沒有大起大落;只知道堅持著自已的決定,卻一直持續著對廣告的熱情。有人是廣告天才,但倫潔瑩很清楚自己絕對是捱出來的。 在Leo Burnett一待8年,剛開始前2、3年,什麼都做,倫潔瑩自嘲是廉價勞工,又便宜、又好用,卻也讓她有了對文案最紮實的訓─練。當時負責連卡佛百貨公司的每日報紙稿文案,倫潔瑩形容當時的作業流程是,白天拍完照片,傍晚照片沖出,她看著照片憑空想文案。AE坐對面,當場打電話唸給客戶聽,客戶立即決定好或不好,半年下來累積的文案有半個人高。 這樣紮實又實戰的訓練,讓倫潔瑩有「手快,腦筋也轉得快」;短短10分鐘內無中生有一些漂亮的言語,幾句話裡談流行,在文筆流暢與邏輯安排上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也由於必須立即寫出來,讓倫潔瑩寫文案的準確度極高,最多到第二稿;其實初稿大部份都已是完成階段。 雖然企業形象廣告在創意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但這時倫潔瑩覺得自己較欠缺的是消費牲產品廣告的經驗,而消費性產品訴諸市場反應,能賣才是成功,對倫潔瑩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市場策略了解的訓練。 倫潔瑩以她過來人的身份來看,現在很多年輕人,希望第一天上班就可以做最理想的客戶,接最大的案子,拍最貴的片子,找最好的導演,得最大的獎;給他一些消費性產品,在創意上不太能發揮的案子便不喜歡,倫潔瑩則認為其實這些都是替未來在舖路,為她自己全方位的廣告經驗而舖路。 來到台灣Leo Burnetttt,讓倫潔瑩又邁入了管理的另一個階段。以前是3個創意總監中的1個,什麼人都可以罵,罵上面、罵下面,而現在轉變為職階最大的管理者時,倫潔瑩才明暸,原來其實最渺小的是自己,完全不敢開罪下面的人;惟一能說的就是:「你不做,我做」。 如何讓下面工作的人能力發揮到極致,就是用心用力去做一個大家喜歡的東西;倫潔瑩發現,原來這門學問,比做創意還大。倫潔瑩這幾年任管理者有一個最大的體會與發現:「上位者想怎麼樣,一定要告訴下面的人,你的目標是什麼」就像一條船,在海上飄呀飄的,沒有目的如何靠岸;船長一定要明確告訴所有船員,知道自己將來的命運,而私人的目的與公司的目的能和諧一致,也才會有方向。 倫潔瑩的字典裡,永遠只有光明面,而倫潔瑩的精神,就是「消極中的積極」。喜歡用圖畫比喻的她,形容客戶不喜歡你的創意,就像被人推下懸崖,手還抓著懸崖邊;就像創意好賣不出去,可是腳已凌空。這時你有兩個選擇,一是放手,掉下去,放棄你自己的所有創意主見,聽任客戶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不會陣亡,但卻永遠不可能再爬到最高峰。 而另一種選擇就是倫潔瑩的精神,攀著懸崖的手有永遠不要放棄,雖然辛苦,可能流血,可是終於有一天可以爬上去,再站在最高峰。萬寶路的「一級方程式賽車廣告」以及精工錶的「兄弟系列」廣告,就是倫潔瑩發揮廣告持久戰的精神,才得以敗部復活再嚐成功的果實,並且在國外獲獎。 倫潔瑩以往一直很驕傲自己只待過一家廣告公司,1991年轉戰麥肯廣告,倫潔瑩也有她的目標。香港麥肯在創意的聲譽一直不是頂好,希望她的加入能在3年內達到香港4A前5名之內,而在去年麥肯終於進入4A第5名,她特別敲鑼打鼓,告訴紐約總公司她在18個月內達到了計劃3年完成的目標。 其實對倫潔瑩而言,得獎是沒什麼大不了,可是不能少。她常告訴很多新進人員,評審是一個很人工的環境與情境,得不得獎與評審中午吃得飽不飽都有關係,又何必那麼在意;重要的是追求的過程,及督促自己將創意做到最好的動力,給創意人有一個追尋的目標。 創意人的可愛與可憐都在這裡展現無遺。 一個創意人一生被看到的創意,比冰山一角還小,淘汰的絕對超過可用的數千萬倍;這種痛苦、壓力怎麼平衡?一是滿足感,一是獎勵。創意人就像小孩子一樣,是很容易被哄騙的,只要給他一個獎,就高與得什麼痛苦全忘了。 倫潔瑩的專長是文案,也因此最期盼的便是自己能夠創作出震撼、感動人,天天被人反覆使用、朗朗上口的流行話。去年她替香港廉政公署做了一個廣告,提供年輕人不要犯罪的廣告短片中,所提出的廣告用語「生命沒有Take two」深得香港人的民心,在香港報章、連續劇、雜誌各媒體,及一般人生活中反覆不斷的被運用,是倫潔瑩16年來最感到驕傲的。 其他出許多耳熟能詳的廣告文案,例聯合航空的「溫情洋溢的天空」,以及兩代國泰航空的廣告標語,「翱翔萬里神采飛揚」「亞洲脈搏亞洲心」,以及她覺得最棒的天地「一呼天下應」。而感動人的文案,更是讓許多人引起共鳴,白蘭氏雞精中一句「老婆是用來疼的!」,更是讓許多家庭主婦感動的流下眼淚。 對倫潔瑩而言,廣告是一個挑戰,且非常有創意的工作;在任何時候,尋求一種非常獨特,且不一樣的解決事情方式,就是這個新鮮,吸引倫潔瑩。生命沒有Take two,每一天都是最重要,倫潔瑩在生命的take one就要做到最好,而且要做到永久。 (李素秋為動腦雜誌特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