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製量由新女性、學前教育分佔第一
台灣地區女性、家庭生活類雜誌,在過去一年來,發行量並無太大變化,但在發行推廣與促銷上,花費的心力卻更大、動作更多。追究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各雜誌的內容大同小異,你有的我也有,只是在製作精美度上稍有差異。二是整個女性、家庭生活類雜誌的讀者並沒有增加,甚至還有減少的趨勢;因為有愈來愈多的休閒娛樂及有聲有色的電視節目瓜分了女性的時間。
但是在這一片固定的女性、家庭生活類雜誌市場中,卻有20多本雜誌在一較長短。長期激烈的競爭下來,跟不上潮流的雜誌,發行量逐漸萎縮,甚至走上停刊的命運。例如創刊已26年的婦女雜誌於11月停刊;台視文化的家庭月刊發行量,也由去年的1.85萬份降到今年的1.3萬份。
而挾國際性品牌知名度的「國際中文版」雜誌,如BAZZAR、COSMOPOLITAN、ELLE、MARIE CLAIRE等雜誌,除了內容資訊的取得稍佔優勢外,在媒體形象的包裝、促銷活動,也有國外豐厚的媒體經營經驗;再加上其本身集團充沛的資源,因此,在登陸台灣的短短幾年內,發行隨即躍居上風。
影響所及,「國際化」成為此類雜誌的一股流行趨勢。除了上述國際性刊物進入台灣,老牌的本土雜誌也邁出台灣,或開始轉型。例如,儂儂雜誌與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合資的Citta Bella在東南地區快速發展。仕女雜誌強化海外地區的發行,推動「中文國際版」走向。韻雜誌也在今年七月透過香港和日本「流行通信」雜誌合作。
新女性、姊妹畫報
讀者年齡層在18~35歲間的「新女性」雜誌,以小開本的形式,始終在女性類雜誌市場中獨霸一方。由於開數小,攜帶方便,成為搭車、等車族女性隨手購買的刊物;使得「新女性」在零售市場中有穩定的銷售量。
姊妹出版社旗下的「姊妹畫報」也是小開本的女性刊物。姊妹出版社經理余紹雄表示,「姊妹」在10年前曾有6萬本的發行紀錄,但由於閱讀習慣的改變,使得小開本的雜誌市場逐漸在萎縮。而姊妹畫報囿於在香港市場的發展與印製限制,目前仍未有進一步的變革。
儂儂雜誌
曾帶頭以雙冊發行的儂儂雜誌,在過去一年最成功的零售促銷是今年6月隨雜誌附贈雷射唱片的活動,當期和金石堂合辦的促銷提高了90%的零售。另外,從今年2月起,每月舉辦的「BONUS PAGE」」抽獎活動,也因封面上的提示而提高讀者的購買率。
透過直銷商的訂戶佔儂儂雜誌全部訂戶的70%,因此,93年底「直銷商權益促進會」停擺之後,原本會員彼此自我約束的郵購促銷方式不再受到限制,使儂儂雜誌有機會增加訂戶。
1994年中,儂儂雜誌和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合作,在信用卡帳單夾寄雜誌促銷DM,每份訂單付給銀行25%佣金。和直銷商動輒35~40%,甚至50%的佣金相比,成本較低。
ELLE
強調全方位服務的ELLE雜誌,除了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推廣發行外,並設有7個零售經銷商,是該雜誌在零售鋪貨的做法上與其他雜誌最大的不同。ELLE行銷經理劉俊榮表示,零售市場的反應通常要等上三、四個月才知道成績;透過多重的經銷商鋪貨,較能確實且迅速地掌握到當期內容的市場反應狀況。
在贈品促銷方面,ELLE雜誌在每期的各項贈品中,以去年九月開始的買雜誌送雷射唱片的效果最好。雖然,「贈品」能有效的創造一部份銷售佳績,但劉俊榮指出,影響雜誌購買因素的主因仍為「產品」本身,也就是雜誌報導的內容、定位,是否和目標讀者群相符合。所以,ELLE每年兩次的「行銷問卷調查」,便成該雜誌在內容上的重要參考。
美麗佳人
時報周刊旗下的美麗佳人,先天上有法國marie claire的品牌優勢與中國時報集團的雄厚背景,再加上經營者的企圖心,經常運用中國時報的各種報刊大量刊登消息與廣告,使得該雜誌成為女性刊物中曝光率最高的一本;同時,推陳出新的促銷活動、大手筆的贈品數量,促使該刊在創刊一年多就有後來居上的氣勢,成為數一數二的領導品牌。
柯夢波丹
華克文化引進跨國性的四本雜誌中,柯夢波丹與哈潑時尚是發行和廣告業務狀況最好的兩本。尤其在最近一年裡,華克行銷經理孫濟超透過與直銷商的合作拓展,在訂戶量的成長上也有不錯的成績。
在刊物內容上,該公司行銷總監張柱國認為,該刊國際中文版的流行與精品資訊定位成功,也是發行業務成長的主要原因。
仕女雜誌
創刊已15年的仕女雜誌自去年改版,強調「中文國際版」,重塑前衛、品味、人性、健康、自由、解放與想像的女人形象,在包裝上煥然一新,促使印製量略有成長;與本地老牌女性雜誌比較,轉型較為成功。
茉莉雜誌
茉莉雜誌發行人高瑞玲,雖曾經參與過國際品牌雜誌哈潑時尚在台發行之初的編輯工作,但她對自己創辦的服裝類型刊物── 「茉莉」雜誌的編輯定位上,仍主張融合本土與國際視野,並強調兼具資訊、實用及消費性的重要。在訂戶的推廣上,茉莉雜誌對直銷商有較大的依賴,平均每月約增加300~500份訂戶量。此外,專以進口高單價流行圖書的飛訊圖書公司,也是「茉莉」推廣訂戶的管道。
韻雜誌
首開雙封面形式的韻雜誌,由於體認到「與國際同步化的本土雜誌」將是未來讀者需求的資訊工具,因此從去年起積極尋求與全球知名雜誌合作,於今年七月透過香港,與日本「流行通信」雜誌合作。
韻雜誌社長謝德勳表示,目前台灣女性雜誌大約可分為本土化雜誌及國際版刊物,但其做法大都偏向抄襲或殖民。他認為,當前雜誌媒體要生存,必須走向國際化。
此外,韻雜誌並以500多萬的廣告預算在媒體刊登廣告;尤其在8、9月間,其廣告在三家電視台播出,包括電視節目阿信、笑星撞地球、綜藝總動員等節目共計45檔電視廣告做促銷。
學前教育
屬於信誼基金會親子教育部門的學前月刊是以0歲~6歲幼兒家長為主要訴求對象。
關係企業上誼文化因為有行銷兒童書籍的人員銷售網,透過全省8個行銷單位的大批直銷人員推廣,學前教育的訂戶高達95%,直到最近一年,對零售市場才開始開拓。
今年9月起,該雜誌和統一超商合作,運用當季郵購型錄推動訂戶;學前教育總編輯黃美湄預料,這項合作方式將吸引更多雜誌社的採行。
綠生活
綠生活雜誌董事長翁啟燦表示,隨著經濟發展與國民所得的提高,一般家庭對於品味、休閒的需求及水準也跟著提昇。尤其最近環保意識的覺醒,對於自然、健康消費品的追求與顧及環境的維護,更形成了一般強烈的主流。
曾在讀者文摘有17年郵購經驗的翁啟燦,運用在直效行銷方面的專長,成功地將綠生活的訂戶量由數千份推上1萬多份,是該雜誌訂戶成長的主因。他表示,續訂率的提高與捐助愛盲文教基金會的訂閱義賣活動,也對該雜誌的成長有所助益。
家庭月刊
在眾多女性類雜誌中,台視文化公司所屬的家庭月刊是少數定位在已婚女性閱讀的雜誌之一;台視文化出版組長楊淑津表示,根據1993年下半年所做的讀者調查,該雜誌女性讀者佔80%,以25~40歲的女性為最主要族群。
家庭月刊主編林瑩如表示,該雜誌不同於其他國際品牌雜誌之處,是其以本土觀點出發,提供女性消費者自我成長、兩性關係方面的內容。
家庭月刊45%的讀者群來自大台北地區,最大的促銷優勢是透過台視頻道的強力宣傳,並與聯合報、自立報系的廣告交換。
媽媽寶寶
同為儂儂文化旗下的媽媽寶寶雜誌,過去一年特別重視超商的銷售。發行經理鄭志煒表示,對媽媽寶寶來說最有利的就是,這類雜誌的競爭者有限,家數固定,不像女性類雜誌市場的激烈狀況。傳統靠老一輩傳遞育嬰常識的現像已經減少,取而代之的正是育嬰類的雜誌。現代婦女對此類雜誌的需求日益增加。
鄭志煒指出,家數愈來愈大的超商,對雜誌銷售影響日增;實際銷售的比率有時甚至比傳統書店還好。若能調整鋪書比例,將有助於提高整體銷售業績。
家庭主婦
原和「嬰兒與母親」、「育兒生活」雜誌同屬婦幼雜誌社旗下刊物的家庭主婦雜誌,當初在發行與廣告業務上始終未受該社的重視;去年轉手由葉家慶經營,開始積極在眾多家庭婦女類雜誌的競爭中挺進。葉家慶表示,家庭婦女類雜誌的競爭不只來自於同類型刊物,各報每天幾乎都推出的家庭婦女版,也搶走了一部份的雜誌讀者。
貴族雜誌
由獨家報導周刊創辦的貴族雜誌,經過2年的草創階段,終因廣告營收未見起色,自11月起,易手經營。目前該社社長為原獨家報導副社長楊鎮州。
過去,同時兼任獨家報導和貴族雜誌發行業務的副總經理錢憲堂,談起這本一手參與創刊的雜誌時坦承:本土品牌的女性類雜誌,廣告的確不好拉;貴族當初的定位不夠明確,本來想吸收一般性的廣告,卻忽略女性雜誌應固定在「流行」的定位。各種廣告都想要的結果,業務反而無法做得好,最後走向轉手的命運。
根據聯廣公司所做的雜誌10大趨勢顯示,媒體多元化的結果,這一年來雜誌閱讀率沒有成長;在眾多婦女性雜誌搶攻固定的市場下,競爭帶來的促銷招數讓人眼花撩亂,雜誌廣告宣傳也令人目不暇給,贈品花樣更是琳琅滿目。有些市場專家開始擔心:「讀者對贈品已漸感疲乏了。而真正的牛肉在哪裡?」雜誌經營者也說:「我們不是在賣皮包(贈品),我們是在辦雜誌。」
HOT NEWS
- 2023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 啟動徵件!期許參賽作品更創新及具影響力
- 2022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得獎名單揭曉,近400位行銷傳播人共襄盛舉!The Winners of 2022《Brain》Excellence Agency& Advertiser of the year
- LINE 推出「AI 肖像」新功能 體驗專業棚拍的高質感美照
- 2023台灣民生快消品牌排行 14億次國民消費揭曉品牌足跡贏家
- 域動行銷公布人事異動
- CSD中衛營運長張德成:中衛跳脫框架 玩出口罩新時尚
- 金獎的代價 牛恆泰:沒人知道我失去什麼!
- 台灣百事食品 注重品牌體驗創造差異化
- 黃麗萍:媒體代理商有幫客戶升級的責任!
- 牛恆泰:媒體產業蛻變關鍵期,數位轉型該怎麼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