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年代能掌握適當時機的統一,廣告策略是「強化品牌個性」,以求效果累積,並充份尊重廣告代理的專業。

  一般認為,統一企業經營的成功,除了多角化的經營、引進7─Eleven取得通路的優勢外,更重要的是統一在不同的年代能掌握適當時機,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經營者的觸角是否夠敏銳,能在正確的時機推出正確的產品,是攸關企業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統一總經理林蒼生認為,統一多角化經營其實是環境造成的,「台灣市場太小了、二千萬人口不足以供給一個大企業」,為了保持企業每年穩定成長,就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

  由於統一早已體驗到「未來的時代,只要掌握通路,就等於掌握了市場」;遂在12年前引進7─Eleven和統一麵包專賣店。雖然這條通路曾因時機不夠成熟而賠錢,卻也幸虧提前進入市場,目前在便利商店通路市場的7─Eleven才能成為領導品牌。
統一從產品完全大量生產的製造導向時期進入到消費者導向時期後,以市場行銷為主,廣告量由此也相對增加。

  統一廣告課長高顯聲表示,廣告對統一而言,除了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具效率的方式,將商品或公益主張介紹給消費大眾外,並將「開創健康快樂的21世紀」之企業展望,積極尋求消費大眾的認同。

  行銷部經理楊明井表示,統一的廣告策略是「強化品牌個性」與「不輕言改變策略,以求效果累積」兩項原則,導引出廣告預算規劃及媒體運用模式;而決策精神的本質是「專業的充份尊重」。華得廣告即認為,統一是國內少數將廣告代理視為「夥伴關係」、能彼此尊重的客戶;其重「人情味」的態度,堅持給20%的佣金,在台灣廣告界更是美談一椿。奧美業務經理馬謹瑤更以「做統一,根本是廣告公司給員工的一種獎賞!」一語道出統一與廣告代理間合作愉快的關係。

廣告決策明快

  由於多角化經營,隸屬不同部門的產品眾多。為有效依各部門政策管理各產品、品牌之廣告策略,統一以「產品群經理(product manager)制」執行運作行銷、廣告決策。各產品部門從研發、商品概念形成,集合公司研發、市調、廣告各部門人員共同參與檢討,並由行銷部責成最後決策。在產品上市前,藉廣告代理商的經驗交流與討論,進一步達成一套具體有系統的行銷計劃。
 
  國華廣告業務陳謙平認為,統一有專業的廣告理念,行銷分層負責精細。華威葛瑞對統一產品群經理制的優點即表示,其決策明快,溝通有效率。

  此外,統一對廣告效益的評估乃根據預先設定之廣告目標而定,如知名度、理解度,並不賦予廣告過多的任務。高顯聲指出,產品銷售的好壞,除了廣告以外,尚有市場競爭壓力、通路結構變化等因素,所以相對的,也就有所謂「廣告叫好不叫座」的異常現象。如「統一粿仔條」,其廣告影片雖獲時報廣告金像獎,但實際產品的銷售狀況並不好。又如一般消費者,對「心情故事」的廣告反應倒是很熱烈,但與產品真正在市場的銷售量欲不成正比,進而消失於飲料市場中。

  1993年統一廣告量新台幣6.8億元,較1992年的6.3億成長8%,主要是在新產品的投資上。1994年預算增列為7.1億。在每年大量的廣告預算下,統一對於廣告代理商的選擇與評估,也相形地更為重視。

 

重視服務態度及向心力

  高顯聲表示,對廣告代理服務,除基本「創意」與「媒體服務」之專業要求外,尤重人員對廣告主的服務態度及向心力,更重要的是「穩定性」。

  統一企業目前共有8家廣告代理商,為了有效率的管理,自行發展出一套管理辦法。其中的評估工作是每年針對各廣告公司所代理的商品為單位,依照1.行銷資訊2.創意發想3.創意執行4.媒體服告5.人員熊度等五大項作評估及排名並頒獎鼓勵。

  於是,當新產品要推出時,統一就依產品的特性、屬性,與每家廣告代理商的特質作一比較,在整體的原則要求下,依循評比結果、優先順序,以「直接設定」或「比稿方式」來擇定。

  楊明井表示,廣告主應體諒的是,比稿對廣告代理而言,是既辛苦又殘酷的,但激勵也最大;「我們儘可能避免以比稿的方式來選擇廣告代理;但我們確信,祗要觀念清楚、方向正確、溝通順暢,一樣可以有拍案叫絕的傑出創意表現」。

  楊明井就統一對廣告代理商的管理觀念,再次提出共勉的是廣告作業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溝通,是「人」的作業;所以身為廣告主的態度,必須懂得尊重人性、管理人性,立場必定公正、公平、客顴、高雅。「我們確信廣告主與廣告代理商有效溝通後所產生的品質、效率自然更高,這也才真正是所謂的工作夥件」。

《消息來源:動腦雜誌216期199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