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8)台灣已經擁有相對成熟的咖啡市場,估計市場規模600億,有五成便是現煮咖啡。本文將針對台灣主要現煮咖啡品牌口碑和風格定位分析,探討台灣咖啡戰國時代的市場概況。
(Brain 2015-08-18)根據 ICO(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國際咖啡組織)2014年於倫敦發表的《東亞和東南亞咖啡消費量:1990-2012》報告,台灣自2000年以來,每年平均進口的咖啡約為2,172萬公斤,是1990年代時,咖啡年平均進口量的兩倍之多。每人平均消耗量也顯著增加,從1990年代時,每人平均咖啡消費量0.4公斤,到2012年,每人平均已超越一公斤。
台灣已經擁有相對成熟的咖啡市場,估計市場規模600億,有五成便是現煮咖啡。近年來,大大小小的品牌投入咖啡市場,意圖占領一席之地,而台灣每人平均咖啡消費量,比起日本的3.4公斤和南韓的2.1公斤,顯然還有極大的市場空間。
本期將針對台灣主要現煮咖啡品牌的口碑和風格定位分析,探討台灣咖啡戰國時代的市場概況。
台灣連鎖咖啡品牌競爭概況
根據東方快線2014年11月,針對連鎖咖啡半年內購買率的調查報告,便利超商現煮咖啡如 7-11 CITY CAFE、全家 Let’s Café 和萊爾富 Hi Café,因分店數多以及價格平實,購買率高。
根據東方快線的連鎖咖啡滿意度調查,主打平價的高品質咖啡新興品牌 cama 咖啡,以85%的消費者滿意度,略勝星巴克的81%,位居第一。購買率高的便利超商咖啡,滿意度卻都不盡人意。
便利超商以易於購買、平價等特點,獲得高購買率,但以網路口碑來看,購買率也不低的國際咖啡品牌星巴克在 i-Buzz 2014 年3-5月的口碑統計中,以53%的口碑數占比領先,在消費者心中已是不折不扣的咖啡代名詞。
超商的咖啡集客力一從集點行銷到咖啡品質
具有通路便利性的優勢,四大超商紛紛搶進現煮咖啡市場,成為上班族購買咖啡的第一選擇。以 最受消費者青睞的 7-11 CITY CAFE 咖啡,在2014年全台共賣出2.51億杯,營收達95億元,平均每個台灣人一年喝掉11杯的C。
集點行銷向來是超商的吸金大法,近年來也延燒到現煮咖啡上。過去四大超商都曾針 對現煮咖啡推出集點活動,贈品也特別配合飲品特性推出咖啡杯、餐具等周邊商品。 全家 Let’s Café 2014年初推出的加藤貞治小紅帽咖啡杯組,便帶動業績成長三成五。
從今年開始,超商咖啡的戰爭開始瞄準咖啡品質。超商企業發現,上班族已逐漸養成品嘗原味美 式咖啡的趨勢,包括全家 Let‘s Café 2014年原味咖啡業績成長80%、萊爾富 Hi Cafe的美式咖 啡也成長20%。搶攻高品質原味咖啡市場,7-11、全家和萊爾富皆打算針對不同的消費族群, 推出精品咖啡或是手沖單品咖啡,以增加銷售。
文青的 CITY CAFE 讓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館
身為超商現煮咖啡的先行者,7-11在2004年推出了 CITY CAFE 自營咖啡品牌,並在2008年金 融風暴,以便利和平價在不景氣中逆勢成長,CITY CAFE 設機達2,000店,創造超過十億元的營業額。
CITY CAFE 的成功絕對不僅止於價格因素,早在 1986年7-11便在門市賣過現煮咖啡,最後淡然收場。抓準台灣咖啡文化起飛的時機,7-11迎合消費者需求,控管咖啡品質和製作時程,讓超商的咖啡好喝又迅速,擄獲消費者的心。
CITY CAFE 成功之際,7-11乘機塑造品牌形象,邀請桂綸鎂為代言人,並喊出「整個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館」,不但連續三年獲得廣告金句獎,亦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帶動隔年業績成長三倍。
2015年 CITY CAFE 與台灣設計師聶永真合作,為 CITY CAFE 設計新款春夏紙杯,讓喝咖啡也能成為一件時尚且充滿美學的事,成功創造話題,連聶永真在臉書上分享網友購買咖啡的照片,也吸引超過5,000人按讚。
TAKE A BREAK!全家就是你家
緊跟在7-11之後,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第二名的超商 咖啡品牌,不同於7-11自創咖啡品牌,身為後發者的全家,選擇與有一定的市占率的金車伯朗結盟,推出 Let‘s Café。
在塑造品牌形象時, Let‘s Café 刻意選擇男性代言人,企圖與7-11區隔,請來當年金鐘獎影帝趙又廷傳達一個忙碌上班族的偷閒感,帶出 ” Take a break ” 的訴求。廣告還請來了趙又廷的父親趙樹海一同拍攝,並配合店內促銷,父子同台的話題和優惠活動,成功地在甫推出咖啡品牌的2009年11 月,即突破百萬杯的銷量。
在 Let’s Café 的銷售品項,也與 CITY CAFE 有所不同。曾在2012年推出珍珠奶茶,在一個月內創造上千萬的營收。其後更以日月潭紅茶拿鐵、抹茶拿鐵等地方知名茶拿鐵品項,吸引消費者目光。
價格不一的連鎖咖啡店,知名度是第一考量
因為單價較高、通路數等因素,連鎖咖啡店的購買率並不如便利超商咖啡品牌高。據 E-ICP 調查2014 年消費者研究報告,過去三個月前往連鎖咖啡店消 費比例只有39%。而這39%的消費者中,購買考慮因素首重知名度,其次才是咖啡風味和品牌形象。
有趣的是,女性消費者更在乎咖啡風味,而男性消費者較在乎知名度。
各占勝場 國際星巴克VS.本土 cama 咖啡
現今台灣連鎖咖啡龍頭的星巴克,曾多次面臨市 場的考驗。在2003年85度C成立後,因標榜著擁有星巴克的品質,但價格只有星巴克的一半,以咖啡+蛋糕的組合,成功打入台灣連鎖咖啡市場, 一度市占率和購買率都超越星巴克。
不只85度C,更多平價咖啡品牌的出現,讓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面對咖啡市場的百家爭鳴,星巴克不打價格戰,以「高品質咖啡」、「獨特的消費者體驗」做區隔,包括透過拉花和外帶杯祝福小語,創造品牌好感度與社群分享。
只有75家分店,cama 咖啡近幾年異軍突起, 2014年營業額便達五億元!主攻外帶咖啡,cama 的特色有別於一般平價或是精品咖啡的經營模式,以小坪數、咖啡豆公開烘培、專人揀選咖啡豆的特色,於台灣咖啡市場占有一席之 地!咖啡滿意度和單店坪效都超越星巴克!在 2015年天下雜誌金牌服務業──連鎖咖啡業調 查中,獲得第五名!
三大超商媒體投資 佔整體連鎖咖啡廣告量達九成
觀察購買率前十二名的連鎖咖啡品牌最近三年半(2012年1月起至2015年6月底)的五大廣告量, 只有六個品牌有較為顯著的媒體投放。值得關注的是,在屢創下新高溫的上半年三大超商,7- 11、全家、萊爾富,對現煮咖啡的媒體投資量明顯下滑。綜觀2014全年連鎖咖啡的廣告量,三大超商的媒體投資佔整體高達九成。
台灣咖啡市場成長空間仍有餘裕,卻又競爭激烈。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搶分「黑金」 市場大餅。但台灣消費者雖已漸漸養成咖啡文化,選擇咖啡品牌時,卻是先重視品牌知名度,咖啡風味居次。且因為連鎖咖啡品牌重視知名度,在廣告投資上面多以電視為主。
愈是競爭,消費者才會為獨特體驗買單!星巴克從外帶杯上的小語,就能創造許多口碑;或是捨棄店內空間的cama咖啡,以咖啡達人切入市場,反而開拓了一片天地。在現行購買現煮咖啡的流程外,是否還有創造差異化體驗的機會?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凱絡媒體週報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