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如何讓黑漆漆一片的歷史古蹟,再度成為大亮點?柏林圍牆在藝術家的打造下,如何以新面貌重現?
(Brain.com 2014-10-31)自1961到1989年,柏林圍牆的意義不只在德國,更是見證西方民主過程的重要一環。
至今25個年頭過後,燈光藝術家Christopher Bauder和德國導演Marc Bauder合作,順著部分舊址輪廓以球型立燈重新圍起隱形的牆。
約莫十哩的長度,八千顆特殊的發光氣球就像一條光軌,點亮這段曾發生過許多歷史事件的地區,透過燈光照耀下,也能讓人們感受這25年來柏林圍牆附近的劇烈變化。
白色的氣球不只象徵了和平,也代表照亮民主的過程。每500呎有一個人物故事看板,顯示當年圍牆兩端人民的生活,其中幾個發生過重要事件的特定地點,Christopher Bauder和Marc Bauder也設置螢幕播放歷史片段,不管觀賞者有沒有經歷過東西德分裂冷戰時期,都能感受這對於德國人來說相當重要的歷史事件。
《Lichtgrenze》的展示時間只有短短的11月7日至9日,在這兩天的時間,人們除了可以順著氣球路徑回顧歷史之外,現場工作人員也會將收集來的和平祈願留言貼在氣球上,等展示結束後再切斷繩索讓氣球升空。
當然,這些氣球都是由德國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為此活動專門研發的生物可分解材質,可減低對環境的影響,屆時八千顆汽球升空的景象一定相當壯觀感人,如果沒機會親臨現場共襄盛舉,也可以到《Lichtgrenze》的官方網站定期追蹤!(本文轉載自大人物網站──柏林圍牆再起 八千顆氣球圍起和平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