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4)北投除了溫泉,還有什麼不得不看的好設計?讓設計專家帶路,走進北投的設計角落。
(Brain.com 全民報新聞)設計和旅行的結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台北市為爭取成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由《動腦雜誌》和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主辦的「跟著設計.旅行吧」系列活動,邀請設計專家帶路,以設計為經、旅行為緯,邀請設計相關的從業人員、學生,一起找出台北每個角落的設計能量。
8月17日第一場的主題為「老舍禪意.品設計」,探險的區域是以溫泉著名的北投一帶,由在地人李根在形象設計創意總監李根在帶路,一行人集合在新北投捷運站,沿著北投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瀧乃湯、北投文物館、少帥禪園,來一場以設計為主題的旅行。
第一站來到北投圖書館,李根在表示,北投圖書館是許多北投人在求學時共通的回憶,是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屋頂設有太陽能板,可發電16千瓦。陽台遮陽及垂直木柵欄,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據說一年有四分之三的時間不用開冷氣。透明的大面玻璃,引進自然光,減少室內燈光的使用。另外,綠化屋頂及斜草坡可以收集雨水,回收再利用。2012年美國網站Flavorwire將北投圖書館評選為「全球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
來北投,自然不能錯過北投溫泉博物館,導覽員向眾人強調,博物館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洋式及和式,紅磚牆、希臘式的柱體,還有鑲嵌的彩色玻璃帶著英式別墅氛圍,室內的和室、塌塌米及廊道,則是標準的東洋風情,混搭的風格極具特色。
沿著馬路爬坡,轉入小巷,來到北投文物館,副館長向眾人介紹,文物館的前身是日治時期北投最高級的「佳山旅館」,建築是標準的日本式設計,主體為兩個長方形的房間,隔著曲折的廊道,以斜對角的方式構成「雁行」格局。庭園結合鄰近大屯山的地貌,和日本著名的「枯山水」,設計出帶著北投意象的日式庭園。目前文物館除了建築是市定古蹟,定期還會舉辦展覽,二樓的大廣間可出租為宴會場地,並舉辦茶道等課程。館內另外附有餐廳,提供道地的懷石料理。
最後一站,一行人來到少帥禪園,這個地方是張學良曾經居住過的地點,目前有提供餐飲及泡湯的服務。眾人一邊眺望觀音山用餐,一面填寫問卷,提供對本次行程的意見。有人表示北投文物館的導覽相當專業,如果旅程中還能加入體驗的課程一定更有意思。相較之下,少帥禪園的導覽內容就較空洞,園區的設計除了張學良的銅像,應可多增加和少帥當時生活的連結。
也有人補充,凱達格蘭文化館記錄台灣原住民的文化,館內有許多有趣的展示和體驗,可考慮把文化館加入北投設計旅行的景點中。
北投悠久的地方歷史和文化特色,異國風格的混搭建築,透過此趟的設計輕旅行,帶您感受臺北市的設計氛圍。想跟著設計師體會臺北市其他區域不能錯過的設計能量嗎?歡迎與我們一同「跟著設計.旅行吧」。
![](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120824-04-01.png)
![](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120824-04-02.png)
![](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120824-04-03(1).png)
![](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120824-04-04.png)
![](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120824-04-05.png)
![](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120824-04-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