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2)台灣電視數位化不僅影響觀眾觀賞品質,廣告主對於收視率,及有多少收視戶受到影響也相當關注。究竟世界各地電視數位化的狀況如何?有哪些過程值得參考?
(Brain.com 2012-07-02)台灣地區沿用一甲子的類比電視訊號,即將在2012年開始走入歷史,進入數位電視的時代。
這波全球電視數位化的浪潮被喻為第三次電視革命,預計將在近代史上刻鑿出新的里程碑。政府已經明訂在2012年七月停止發送無線電視類比訊號,並著手規劃在2016年達成有線電視的全面數位化。屆時傳統的收視行為及廣告營銷模式勢必會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
數位電視概況
目前全球數位電視主要分成幾個使用系統,分別是歐洲方面採行的DVB-T,北美地區所使用的ATSC,以及日本地區改良DVB-T系統而成的ISDB-T(圖一)。
一般來說,歐、日系統的可用來發送行動訊號,但營運成本也較高。ATSC的構造簡單,適合使用在地形起伏相對較一致的地區。台灣地區則由於多高樓居住型態的關係,選擇訊號承載限制較為寬鬆的DVB-T及DVB-T2作為數位電視的訊號系統。
圖一:全球數位電視系統分布
資料來源:http://en.dtvstatus.net/
數位電視全球大躍進
數位訊號因為具有多方面的優勢,許多國家都開始著手汰換傳統的類比訊號。其中最早完成數位訊號轉換的國家大多位於歐陸地區,像是荷蘭、瑞士、芬蘭。這些國家幾乎都在2010年前就完成了無線數位電視訊號的轉換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已完成無線數位訊號轉換的國家中還是有相當比例的收視戶使用有線電視供應商所提供的類比訊號,顯示數位與類比訊號仍然是維持並存的態勢。
亞洲地區則以日本數位化的腳步最快,即便受到2011年強震的影響,還是率先於2012年的三月底達成衛星電視與無線電視的數位訊號轉換。台灣地區自2004年七月起就陸續的發送數位訊號,預估將在2012年的七月完成轉換工作。南韓則是計畫在2012年底前完成地上波數位訊號的轉換。東南亞國協的成員協議在2015-2020的期限內完成數位電視訊號的轉換工作(圖二)。
圖二:歐亞國家數位電視轉換進程
資料來源:Digital UK;Wikipedia 製表整理:實力媒體
數位電視亞太地區發展潛力大
截至2011年底,全球使用數位電視的家戶數約為六億二千萬戶(圖三),預估到2016年將會有超過十億個數位家庭用戶。這些用戶中以西歐及北美的發展最為成熟,預估到了2016年歐美兩區的數位電視滲透率將會達到90%以上(圖四)。其中北美地區預估將在2014年成為完全數位訊號的使用國家。
亞太區的數位電視使用戶數在2008年與歐美兩區相當,但成長力道卻強勁許多。預估到2012年底,亞太地區的數位電視用戶將會超過三億戶(佔全球的21%),是北美地區的兩倍之多(圖三)。
然而,亞太地區的中國與印度,儘管使用數位訊號的家戶眾多,但由於有線電視使用數高及有線電視業者零散難以整合,使得數位訊號難以如歐美地區普及。
圖三:全球數位電視使用家戶數
圖四:全球數位電視滲透率 2011-2016
資料來源:Informa Telecoms & Media
無線類比訊號走入歷史 影響範圍有限
隨著全球走向電視數位化及數位科技匯流日益明顯,台灣同樣在2012年開始推動無線電視數位化,希望搭上這波數位熱潮。目前政府採取分區分階段關閉類比電視訊號,自101年5月7日中午開始關閉中部地區,依序為東部及離島地區、南部地區、北部地區。
在這樣的轉換過程中,不少廣告主對於收視率及有多少收視戶收到影響皆相當關注。根據尼爾森2011年媒體大調查的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主要的電視收訊方式以有線電視為大宗,有82.4%的消費者家中電視機接收的是有線電視的訊號。
而家中以類比無線電視的為主要收訊方式的比例僅有4.2%的消費者,接收無線數位電視訊號的比例則是已經達到10.8%,顯示關閉類比無線電是訊號並不會造成大規模的影響(圖五)。
圖五:家中電視收視方式
資料來源:Nielsen Media Research, Media Index (2011年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