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7)日本《大人的科學》為何捨棄學生族群和專業人士,轉向大眾賣科學?他們又是如何鼓勵讀者將書本的知識,身體力行?

圖取自網路
(Brain.com 2011-08-17)讀起來就讓人頭疼的光學成像原理,也許讓人怯步。不過,說到相機拍照,事情頓時變得有趣多了。到底相機是如何記錄下眼前的實景?那些朦朧,又帶著斑駁色彩的藝術寫真,又是怎麼做到這些神奇效果的?

宇宙大爆炸理論?太陽系黑洞的祕密?望向滿天星斗,你怎麼能不好奇每顆星星背後的故事?天文課堂上,只能拿著手上的星象盤聽老師說書,一點也不過癮。如果將閃爍星空搬進自己的房間,好好研究一番呢?

科普雜誌也能擺脫教條式的說教,把學校課堂枯燥無味的科學知識,變成人人都能上手、一讀就懂得基本常識嗎?日本「學研教育出版」推出一本專為大人設計的科普雜誌《大人的科學》,引起一陣科學研究的旋風。別以為科學雜誌只有小眾閱讀,《大人的科學》把看似無趣的科學理論,應用在讀者的日常生活中,平易近人的科學知識,搭配時下最夯的話題,同時,附贈讀者趣味性十足的小玩具,風靡日本社會。

DIY玩具 實踐科學精神

神秘的夜空,隨著季節更迭的物換星移,到底蘊含什麼樣的秘密?雜誌以淺白的語言,介紹每個季節可以觀測到的星座。除了天文學的基礎常識之外,《大人的科學》還教讀者如何天體拍攝,讓夢想追星的大人們能找到書上傳說的那顆星,拍照留念。北極星、大熊小熊星座,不再只是生硬難懂的名詞,《大人的科學》拉近了讀者和星空的距離。

不只是雜誌內容,《大人的科學》還在別冊附贈DIY星空儀。號稱不需要自備工具,讀者只要照著說明書的指示,就能組成簡單的星空儀,在房間內投射星空倒影。介紹再多專業天文博物館的星空儀的投射原理,都不如親手製作來的有趣。《大人的科學》不僅滿足了科學迷對知識的慾望,也讓他們親手實踐這些理論。

《大人的科學》每期都會附贈和雜誌內容相關的DIY小玩具,讀者透過身體力行,應用在雜誌學到的新知,拼湊出「屬於自己」的科學。既然雜誌的名稱是《大人的科學》,DIY的玩具也是為大人設計,組裝的難度具有挑戰性,但拼裝出來的玩具,卻是相當實用。像是雙眼反光相機,讀者拼裝完成後,便可直接享受攝影拍照的樂趣。


▲手作星空儀


▲把星空搬進小房間

大人科學 瘋研究的一群

《大人的科學》清楚的定位品牌消費族群-大人。一般科研雜誌,多半鎖定學生族群或是專精科學的專業人士。為什麼日本「學研教育出版」捨棄他們,選擇一般的「大人」做為主要目標?這背後有什麼社會觀察?

日本戰後嬰兒潮出生的這一代(又稱團塊世代),成長於日本戰後重建時期,這個時代人人提倡科學精神,希望能藉由科學的力量,振興日本國力。社會上出現一群名為「理科少年」的學生,喜好科學和機械,就連升學考試也非考上理組大學不可。在當時頗有「重理輕文」的就學風氣。

如今這些理科少年,多半已為人父。相對於「鐵道迷小孩」、「森林系女孩」,有一群歐吉桑被稱為「BAKE OYA」,意指熱衷科學的父親們。《大人的科學》就是為了服務這群BAKE OYA,而應運而生的科普雜誌。




▲DIY相機,挑戰高難度攝影


流行話題 影響不同族群

《大人的科學》同時擅用流行話題,炒熱雜誌人氣。搭配時下熱映中的連續劇「Trick」,雜誌請來男主角阿部寬替雜誌背書。知名男星阿部寬飾演一名大學教授,利用科學原理,解決劇中古怪離奇的事件,角色形象和雜誌調性十分吻合。

《大人的科學》以阿部寬飾演的角色「上田次郎」為號召,介紹日本江戶時代發明的「摩擦起電器」。一個小小的盒子,能夠透過簡易的電力學原理,手動生電。除了偶像明星吸引人,《大人的科學》將日本科學史,透過DIY玩具的形式呈現,讓電力學多了日本文化的知識背景。


▲偶像藝人背書,江戶時代的摩擦起電器


融入人文 科學的在地化

台灣市面上的科普雜誌,多半翻譯自國外專書。《大人的科學》卻選擇將科學的知識,結合日本文化,並融入在地精神,讓消費者更能親近這些知識。

一想到機器人,馬上浮現冷冰冰的機械和生鐵嗎?《大人的科學》將機械人包裝成江戶時代,模樣俏皮的送茶童子。同樣是機器人代替人力的主題,《大人的科學》努力將人文元素,融入科學主題,機械螺絲也能承載文化符號,對日本讀者而言,親切且容易投射情感。


▲重現江戶時代送茶童子的機器人


儘管題材冷門,《大人的科學》卻替科普雜誌另闢蹊徑,訴求更廣大的族群閱讀。這幾年隨著網路的興起,大部分雜誌發行量每況愈下。在這個時候推出新雜誌,日本「學研教育出版」,看到哪些新機會?

一、《大人的科學》看到了一個族群有需求,始終未被滿足。
二、鎖定獨特市場,從產品內容、目標族群,到宣傳模式,都跳脫傳統科普雜誌的做法。
三、《大人的科學》雜誌還經營科學講座課程,招收對科學有興趣的讀者。對於科學有濃的化不開興趣的BAKE OYA們,也能帶著他們的小孩,一起學習。不僅招收成人,雜誌社也開放親子共修的課程,擴大客源。

面對日漸式微的出版業,科普雜誌也能憑著創意和用心,開創市場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