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還是做生意?」談「一券在手,希望無窮」台灣彩券如何將行銷與公益成功結合,透過溫情、夢想、幽默的手法,告訴消費者買台灣彩券不但圓自己也圓他人的夢想。

台灣彩券的行銷企劃處長洪秋萍(Brain.com/攝)

(Brain.com 全民報新聞)兩個平凡的機車通勤族,騎著小小的摩托車,在壅擠的街頭穿梭。談起買豪宅的夢想,騎車的青年談起未來的藍圖,他的自信看在後座的同事眼裡,就像笑話一樣荒謬。鏡頭最後停在青年對獎時,期待的臉孔上,「敢夢就是你的」字眼跟著浮出,這就是台彩2010年的形象廣告。

  最近Yahoo!奇摩「上班時腦袋最常想的10件事」調查排名,「中樂透,開除老闆」勇奪第一名,透露許多人想透過中獎改善生活。

 

  2010年8 月18日第372次動腦俱樂部品牌午餐演講會,特別邀請台灣彩券的行銷企劃處長洪秋萍以「做公益?還是做生意?」為題,談「一券在手,希望無窮」台灣彩券如何將行銷與公益成功結合,透過溫情、夢想、幽默的手法,告訴消費者買台灣彩券,不但圓自己也圓他人的夢想。洪秋萍和與會者分享(一)公益彩券定位及盈餘用途,(二)彩券目前面臨情況,(三)品牌事件行銷及台灣彩券經營公益彩?的策略。

  台灣公益彩券是透過彩券經銷商在市面上銷售,販售所得的盈餘按比例分配至地方社會福利、國民年金及全民健保。公益彩券透過社會弱勢族群銷售,不但達到籌措經費的目的,更替社會弱勢族群尋求不同出路。

  洪秋萍表示,根據統計,台灣民眾有八成並不了解縣市政府使用彩券盈餘狀況,加上台灣傳統社會仍有購買彩券是賭博行為的刻板印象,所以民眾對產品的好感度其實並不夠。而彩券更因本身具有公共財性質,所以政府的手也經常介入彩券市場干預,影響彩券的正常運作;在競爭方面,台灣地下簽賭金額高達新台幣三千億,也瓜分了合法彩券業的市場。

  面對這麼多競爭,洪秋萍站在台灣彩券行銷企劃的立場,認為有必要加強品牌形象,和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為了塑造出更精準的品牌形象,除了公益彩券這個詞彙,更創造出台灣彩券這個專用品牌名詞,將「夢想」、「歡樂」、「公益」這三大元素放進台灣彩券的理念上,讓民眾了解買彩券是利己利人的正當行為。

  除了品牌經營外,洪秋萍在台灣彩券的附加價值上也做了不少努力,不但研發更多新玩法,增加彩券本身的趣味性,甚至透過異業結合達到話題性的塑造。

  除了產品本身的改良外,台彩也注意到經銷商形象的經營,不但提供補助款來支持經銷店面招牌統一整齊,甚至利用廣告,傳達經銷商害羞、靦腆但努力位生活打拼的形象。這些改變,在經廣告宣傳後,洪秋萍也發現民眾其實是很願意接受這樣的商品溝通,甚至因而對產品產生信賴感增加消費意願。

  產品及服務本身提升後,要讓民眾能更接近、了解台灣彩券。台灣彩券也認為可以透過新聞來增加產品曝光度,達到民眾對台灣彩券的注意。台彩透過一系列事件行銷,從邀請各縣市地方父母官參予彩券捐款記者會,到舉辦捐血250cc就送大樂透一張的活動等,企圖引發連鎖話題性,吸引大眾注意台灣彩券,進而提升銷售率。

  洪秋萍表示,公益就是生意,生意也是公益。中國信託的理念就是「只要台彩有賺錢,就拿來做好事」一語道盡台灣彩券行銷與定位的背後理念,也為動腦第372期餐會畫下完整的句點。


左起動腦俱樂部會長黃逸甫、台灣彩券的行銷企劃處長洪秋萍(Brain.com/攝)

  動腦俱樂部創立於1979年7月1日,30年來每月第三個星期三聚會從不間斷;每次例會分享一個成功品牌案例,是台灣唯一廣告主、廣告、媒體、公關、網路等代理商及媒體的交流場所。10月20日周三將請到台新金控營運長計葵生,來分享『把服務做到最好』找到核心價值,就找到信賴與商機歡迎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