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綠行動】哪些是購買有機食品、商品的主力族群?他們最在乎哪些要點?通路、品牌可以如何經營、增加哪些服務,為消費者先把關?

圖/nyxie@flickr

(Brain.com 2010-08-02) 【新生活綠行動】隨著台灣民眾對於健康養生、永續發展的觀念抬頭,購買各種標榜「有機」的食品逐漸成為一股風潮,根據TNS RI模範市場研究透過EmailCash所進行的調查發現,近73%的民眾曾經購買過台灣在地生產的有機食品。然而,儘管有機概念正火紅,面對各種五花八門的有機食品,多數消費者在選購上仍然是「霧煞煞」,欠缺一個統一、方便且又值得信賴的有機食品選購標準。

  TNS RI分析購買有機食品的消費族群結構,發現45至54歲的消費者是主力族群,其中高達八成都曾經購買過有機食品,可能是因為這群消費者大多已經工作有成,而且在步入中年之際,更重視自身的健康保養,也願意多花費一些錢購買有機食品來維繫身體健康。

 

  以消費者購買過的有機食品種類來看,有機蔬菜最普遍(56%),其次則是有機水果跟有機稻米。除了因為有機蔬菜比其他有機食品的種類更多,有機蔬菜跟水果的保鮮期相對較短,在食用上更強調「新鮮」的特性,也與有機食品強調的「健康」概念較吻合。另外,有機蔬菜的價格通常比其他種類的有機食品來的低,這可能也是它成為入門「有機食品」的原因之一。


通路幫忙把關  贏得消費者信任

  TNS RI分析台灣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的通路,結果發現「連鎖超市或是百貨公司超市的有機專櫃」與「有機食品專賣店」最受青睞。有46%的消費者曾經在連鎖超市的有機專櫃購買有機食品,顯示一個兼具「方便性」與「品質保障」的通路,是消費者在購買有機食品時的重要依據。一般來說,連鎖超市的農產品品質較穩定,也有固定合作的廠商或農家供應產品,可以先幫消費者把關,幫消費者上省去一些辨別有機食品的工夫,這也是超市通路受歡迎的原因。

  排名第二的通路的有機食品專賣店,則明顯較受女性青睞,TNS RI專案經理蕭偉強表示:「專賣店能提供更多樣且齊全的有機食品,同時這類商店的店員也比較了解有機食品的來源資訊和特性,可以提供消費者選購建議跟問題諮詢,對於較具健康意識的女性消費者來說,除了『方便』之外,『專業』也是有機食品專賣店吸引她們的主要原因。」

有機商品  消費者最在意什麼?

  當問到消費者心目中對於有機食品的定義,TNS RI發現「無農藥、天然、無污染」是三大關鍵字,但有機食品是否為沒有農藥使用、沒有農藥殘留還是沒有使用化學農藥,消費者卻有不同的認知,甚至有一些消費者誤認有機食品,就是非基因改造作物或是沒有加工的農產品,顯示出消費者對於吃進肚內的有機食品仍是一知半解。

  同時,正因為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認知不足,本次調查發現,有18%的消費者曾經買過非現行政府規範下合格的有機食品種類,顯示儘管有機食品賣的正夯,市場上卻依然欠缺消費者可以簡易、方便且有效識別合格有機食品的機制。
 


  在消費者想要購買有機食品追求健康的同時,更應懂得如何挑選合格的有機食品。TNS RI專案經理傅其頤認為:「消費者除了選擇較具品質保障的通路外,政府部門的相關網站上,也有許多獲得政府認證合格的有機農場業者可供參考。另一方面,政府跟有機食品廠商之間也應該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更便利於消費者安心選購的有機食品機制,結合消費者選購有機食品時最重視的三個要素『認證、產地、品牌』,讓消費者能真正買的放心、吃的安心。」


註:本調查是TNS RI模範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2010年5月4日至7日之間,與Emailcash台灣電子郵件市調網合作執行台灣民眾對於有機食品的認知和購買經驗的調查,透過網路調查方式收集資料。研究對象為台灣18至64歲的網路使用者,有效樣本共14,40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