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萊塢的經驗法則上來看,即使經濟不景氣,電影還是撫慰人心的主要休閒。但行銷電影,除了大明星、大導演加持,還有什麼廣告創意或媒體管道,可以更貼近民眾的心?讓他們步入電影院的殿堂!
(Brain.com 2009-11-10) 全球經濟不景氣,電影產業仍逆勢成長。根據美國電影協會統計,2008年全球電影票房達到破記錄的281億美元,比2007年逆勢上漲5%。而《海角七號》在2008年創造了台灣電影的奇蹟之後,這股熱潮是否能讓台灣電影事業在不景氣中也能開出紅盤呢?
電影票房可望逆勢成長
回顧台灣電影票房紀錄,2005至2007年電影總票房皆可維持在26億元以上,2008年則不敵金融海嘯的侵襲,下滑了6.3%(如圖一)。但依照好萊塢的經驗法則:「在經濟不寬裕的年代,民眾更愛上電影院尋求解脫」,過去七次嚴重的經濟衰退,就有五次電影票房呈現逆勢成長。
從過去四年的票房紀錄來看,每年1到8月的票房平均約佔全年67%,可達17.7億元。而今年1到8月的票房已達18億元以上,遠超過此一門檻,再加上有《變形金剛2》《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天外奇蹟》等大片的加持下,預估今年台灣電影票房應可回到26億元以上的水準。
大型發行公司市場獨大
進一步分析電影發行公司市場佔有率,台灣電影市場以四大發行公司為主,包括博偉、UIP、華納、福斯,其他中小型發行商僅占不到10%的市場。2006到2008年前20電影排行榜中,以博偉所代理的電影票房表現亮眼,比例皆達40%以上,明顯領先其他三大發行公司(如圖二)。
為什麼博偉和UIP可以連續三年在前20電影排行榜中,囊括5成以上的市占率呢?除了所發行的電影本身具有賣點可以吸引觀眾之外,他們的媒體策略也是關鍵之一。
以2008年為例(如圖三),博偉和UIP在傳統媒體的投資,皆以電視廣告投資為主,其他媒體僅佔10到20%,反觀華納和福斯的媒體投資組合,雖然增加了戶外媒體的廣告投資,擴大媒體宣傳的範圍,但對消費者而言,似乎具有聲光效果的廣告內容,比較能夠促使消費者走進戲院看電影。
電影網路行銷效果加大
現在除了利用傳統媒體的宣傳電影之外,無論是好萊塢或獨立片商,皆將網路行銷視為兵家必爭之地根據尼爾森的媒體大調查資料顯示,常看電影的消費者,網路使用率明顯高於全體消費者(如圖四)。
此外,TNS的調查結果也指出(如圖五),有近5成的網友是透過網路獲得電影的相關訊息,僅次於電視廣告和幕後花絮和報紙廣告和報導。對於重度及中度電影愛好者來說,透過網路獲得電影訊息的比例更高。
網路媒體已經成為消費者獲知電影上映資訊的最主要管道之一,結合網路行銷的電影宣傳策略是目前熱門的模式。無論是透過電影官網、部落格,或在BBS討論區。利用有創意的網路活動來凝聚人氣、製造話題,提高消費者在電影上映前的參與感和興趣,皆有助於未來票房的增加。
接下來,將介紹二個成功的電影網路行銷案例,提供讀者作為參考:
案例1:黑暗騎士
行銷策略:
1. 規劃一系列互動式體驗、競賽、故事內容創作等的病毒式網路宣傳活動。
2. 影迷造訪WhySoSerious.com,可以加入一個獵物競賽遊戲,影迷變身成為高登市市民,可以選擇支持小丑、蝙蝠俠或檢察長哈維丹特,玩不同的遊戲。
行銷結果:
1. 來自75國家,超過1千萬人參加”Why So Serious”系列活動
2. 使黑暗騎士榮登2008年票房冠軍
案例2:變形金剛
行銷策略:
1.設計一個專屬變形金剛的MSN對話視窗背景
2.點選MSN對話視窗右側可觀賞變形金剛預告片
行銷結果:
1. 高黏著率:72%網友重複使用這項互動功能
2. 高下載率:65%網友下載變形金剛的MSN對話視窗背景
3. 高觀賞率:40%網友點選觀看變形金剛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