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疫情迫使工作型態改變,最直接的就是在家工作,現在疫情結束在望,大家對疫後要怎麼工作,論點或有不同,卻一致認為經疫情的波折,應不會恢復、至少不會完全恢復疫前的工作方式。

疫情迫使居家工作,疫情之後會恢復到什麼工作型態。(圖片來源:Pixabay)

(2021-03-30)疫情迫使工作型態改變,最直接的就是在家工作,避開辦公室的群聚,在知識工作群中極為普遍。所謂知識工作,就是拿個電腦就能做事,不到辦公室對工作影響不大。

這是剛開始的想法,也是個嘗試,一年下來習慣之後,在家工作的優點逐漸彰顯。公司可以節省大部分辦公場地的租賃費用,員工在家悠閒自在的工作,省下了往返辦公室的時間與開銷。在這些表面優勢的背後,當然存在負面的效應。

 

現在疫情結束在望,大家對疫後要怎麼工作,各種的分析研究紛紛出現,論點或有不同,卻一致認為經疫情的波折,應不會恢復、至少不會完全恢復疫前的工作方式。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美國有超過半數的工作人力在家工作,而且效果出奇的好,而疫情引起的不便像同時工作與照顧孩子,也應在疫後減輕。所以居家工作多會維持,至少也會採取混合(Hybrid)型態,在家與辦公室兩地交錯工作。

史丹佛大學教授Nicolas Bloom說,倡導了25年的在家工作,一年就辦到了。據他的調查,很多公司員工寧願減薪8%,換取每週兩、三天在家工作。另一個調查說,如果疫後不能有混合工作型態,即會離職。

在家享受生活上的彈性之餘,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漸漸模糊,上班下班都在家裡,工作好像永無止境,超時的工作、不停的會議,隨傳隨到的緊繃感受,油然而生。

微軟在一月份做了在家工作的調查,54%感覺過勞,39%表示筋疲力竭,說出了在家工作的癥結,那就是把辦公室的工作習性,搬到了分散在家的工作環境。

軟體的啟動、工作環境連接、議題的解譯,很多在辦公室輕而易舉的事,在分散的環境卻需要時間,甚至開更多的會彌補,在線時間拉長,自然感到勞累。這也許僅是一部份在家工作的負面效果,但專家說如果不重新制定在家工作的規範,工作效率恐怕還不如疫前。

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在家工作,PEW研究機構指出,需要高等教育的技術工作,也常是薪資高的工作,是在家工作受益的族群,另一面不太需要高教育程度,也往往是薪資較低的工作,通常需走進人群,最容易接觸疫情,卻不適合在家工作。Bloom教授稱這一現象為兩層(Two Tier)經濟,這一現象疫情過後仍然存在。

適合在家工作的人也有希望回到辦公室的,例如40歲以下的年輕人,照理說年輕人的數位能力更適應在家工作,但考量辦公室人際交往的價值,可以累積社群資本,在家工作唯恐進取的企圖心因而埋沒。年紀較長的管理階層,本來不太願意在家工作,經微軟的調查,有六成說喜歡在家工作,同樣比例的Z世代(1997年後),就說在家工作是痛苦的掙扎。

在家工作、或說遠地工作,疫情之前已經存在,只不過疫情讓這一模式擴大。遠地聯繫的方式,在設計上不同於辦公室的即刻與同步,在辦公室可以走過去或打電話問同事,遠地則是餘暇對話回應,像是短信、社群網路等非同步方式,以免遠地工作經常受到干擾。專家們認為非同步聯繫是今後在家工作的重要一環,除了緊急事件需要立即回應,務需給在家工作的人喘息空間。

辦公室的上班時間,或做為績效的考核,在家工作的績效則以生產力為標準,做了多少事、不是用了多少時間,另外,在家工作僅與直接主管及少數直接相關的人聯繫,致對企業整體的價值與運作少有機會接觸,導致與管理階層向心力分離,甚至發生提告主管事件如媒體報導。專家們憂慮這一現象的嚴重性,因為至今還沒有較好的辦法凝聚廣大的居家員工,來恢復疫情以前的企業文化。

從各方面的分析與研究,在家工作、至少混合在家工作,會在疫情過後保存下來,原來的辦公場地會大幅度減少,可能保留一部份供偶爾的大型集會。

企業在享受遠地人力分散的優勢之餘,更要且解決一年多來所產生的問題,讓在家工作的員工不受繁文縟節的干擾之下,發揮更大績效。知識工作者用很多時間思考,幫助思考的AI與機器學習應會快速發展,因應這一新的工作型態。

遠地工作,讓大家離辦公室越來越遠,從城市外移郊區,甚至分散更遠到全球。對員工來說,比城市窩居享有更多的自由生活空間;對雇主來說,比原有所在地可獲取更寬廣的人力資源。疫情磨練出不少新的概念,這算是其中之一吧!


本文取材自2021年3月28日「那福忠西海岸數位隨筆(197)」:疫情後還會延續在家工作嗎?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歡迎 E-Mail:frank.na@gmail.com 給作者,分享您對本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