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防疫是現在台灣全體社會的重中之中,在不斷發生新危機的威脅下,更應該要團結一致來對抗疫情,即使是為了某些目的而「行銷」自己的看法,也不能忘記「真相」才是行銷的本質...

(圖片來源:NOWnews)

(2021-01-18)台灣的疫情控制舉世稱讚,除了政府的管制和宣導政策外,民眾的高度配合,也是疫情控制成功的主因。

日前北部某醫院傳出醫護人員感染,讓台灣平緩的疫情又起波瀾,特別是本土感染案例,在之前紐西蘭機師造成連續253天零本土感染的「記錄」破功後,這起醫護感染更觸動了民眾的敏感神經,擔心會有更多的本土感染,造成台灣的疫情控制破功。

 

每當有疫情變化,指揮中心除了說明外,也會試圖安撫民心,相對地,也有許多專家學者或媒體,會「超前提醒」,引起社會上的一些恐慌,讓指揮中心不斷重申不要輕信和傳播疫情相關消息。

特別是在本次的醫護感染,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對事件的批評(語氣強烈地說應該開除感染的醫生),引起了輿論的譁然,包括總統在內的政府官員和主流民意一面倒地支持醫護人員,瞬間把楊志良變成是不體恤第一線辛勞醫護人員的外行人,但隨著疑似院內感染的其他醫護人員案例發生,又讓人不禁擔心楊志良所說的院內感染,甚至是社區感染是否會發生。

筆者要先對第一線抗疫的所有醫護人員致上敬意,在傳染力這麼高的疫情威脅下,還好有台灣這一群冒著高風險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幫全體民眾守住疫情的大門,但疫情發生至今,如何讓全民防疫的意識和執行力維持,會是台灣能否持續抗疫成功的關鍵。

由於疫情緊綳,為了防止不當的言論和消息動搖民心,政府採取每天由指揮中心開記者會公告疫情發展,是台灣的政經能穩定運作的關鍵,但若疫情控制變成民粹,或是媒體為爭取收視率而影響民意風向的話題,則對疫情控制沒有幫助,筆者想指出幾點迷思:

1、確診數字的意義:
在疫情發生初期,只要是零確診,就會是當天的頭條新聞,甚至變成行銷操作的話題(許多品牌搭上零確診的時事進行行銷動作),但日子久了,大家也就不再提零確診,隨著開放邊境,開始有外來確診案例,媒體追逐的「數字」又變成是「本土案例」。當然,本土案例是台灣是否有社區感染的指標,但本土案例引起的「足跡」議題,又變成是媒體報導的重點。

數字必須被解讀成決策依據,才是有意義的數據,指揮中心除了公佈確診數字外,要強調的是這些案例對台灣防疫的影響,以及民眾是否需要改變作法,媒體也不需要太過強調數字,COVID-19跟流感一樣是病毒引起,一旦有人口流動,就有感染的可能,報導的重點應該不是有多少人確診,而是疫情變化下,提醒民眾更加注意防範,以及做出正確的防疫宣導。

2、不同意見的表達:
在民主的社會中,不同意見的表達是常態,但在疫情這種危害全民健康的議題上,所有的意見表達應該要理性客觀,不管是表達意見的人或是擴大報導的媒體,都應該要回到防疫的觀點來評斷不同的意見。

提出意見者應該要少批評而多建議,不需要用批判的方式來表達意見,而是要提出對未來的建議,即使指揮中心的判斷或資訊的公佈真的有誤,提意見的人要站在協助改善而非落井下石的觀點上提出建言。

而媒體在報導不同意見時,也不需要把不同的意見都以「逆時中」帶過,應該要以媒體的中立和客觀性來分析不同意見對於防疫是否有幫助,否則政府失去了不同的聲音提醒,一旦真的出了問題,就非全民所願。

防疫是現在台灣全體社會的重中之中,在全民共同努力下所得到的防疫成果,在不斷發生新危機的威脅下,更應該要全民團結一致來對抗疫情,不需要情緒與政治的操弄引起不必要的對立。

即使是為了某些目的而「行銷」自己的看法,也不能忘記「真相」才是行銷的本質,若行銷的根據不是「真相」,而只是在創造話題,得到的只是一時的媒體報導和民眾關注,對於行銷標的本身則是亳無助益。


延伸了解
筆者的行銷社群: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
筆者的行銷部落格:行銷金三角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