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任何問題要被解決或是溝通,主要的討論點並非問題本身,而是形成問題的關鍵...

(圖:www.agric.wa.gov.au)

(2020-12-07)有時侯,你會不會覺得跟人溝通是在雞同鴨嘴,或是旁觀別人談話,感覺是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因為當兩造對方在各自的「平行時空」時,就會產生這種不知所云的感覺,當然,這種平行時空,有時是因為誤解,有時卻是刻意的。

溝通之所以有「溝」沒有「通」,全是因為沒有針對同一個「問題」或「目的」在對話,就像是最近吵得很熱的萊豬問題,就常給人這種感覺。

 

政府於8月28日宣佈2021年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爭議從此展開。行政院於當天即製作懶人包,列舉十項資訊,包括許多其他國家已開放萊豬以換得自由貿易、台灣的管制標準比日韓嚴格、豬肉產地標示⋯等,希望能減輕民眾的疑慮。

但由於沒有討論即宣佈(其實過往這個議題已討論十多年),引起在野黨和社會輿論極大的反彈,三個多月來的攻防,不但沒有把問題愈辯愈明,反而模糊了焦點,政府為什麼堅持要開放,與民眾為什麼會反彈,兩者的角度沒有交集,自然不會形成共識或妥協。


(​圖片來源:筆者《行銷金三角》一書)

任何問題要被解決或是溝通,主要的討論點並非問題本身,而是形成問題的關鍵。問題只是「現象」,「為什麼」形成問題才是要被討論的原因,如果雙方討論的焦點不在問題形成的原因,而只在問題的表象,或是各自認為形成問題的關鍵各不相同,當然不會有達成協議的結果。

想想台灣這些年來發生許多危機處理的案例,包括跟政治有關或是與食安有關,面對危機的人都沒有想清楚民眾和輿論關心什麼,只是照著自己的邏輯在「硬」解釋,甚至「故意」不知道民眾和輿論想知道什麼回答,顧左右而言他,結果偏離主題,反而引發其他討論,讓危機火上加油,遲遲無法收場。

進口萊豬和萊牛的討論自2007年即開始,不管是藍綠(國民黨、民進黨)執政,都知道開放萊豬和萊牛進口會遭到民眾反彈,但迫於國際局勢,雖然一直拖延,但終有妥協的一天。

萊牛在2012年藍營執政時,已有條件的開放,當時也引起許多反彈,事過境遷,現在輪到民進黨當家,加上台灣食用豬肉的比例遠高於牛肉,因此不但在野黨持反對立場,民眾和輿論的反彈聲量更大,經過三個月的爭議,至今仍未平歇。

其實在行政院的懶人包中第一條「自由貿易」的說明,就是政府開放萊豬的「關鍵」,但民眾反對萊豬的「關鍵」則是食安問題,當政府與民間的討論焦點不一致時,自然不會有妥協的協議出現。

以政府的立場,應說明台灣若不開放萊豬的「後果」,也就是失去美國的自由貿易協議交換,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是什麼?而對於民眾關心的食安問題,應針對管制和標示做出回應即可,不需要扯其他「不相關」的事,例如回擊藍營早已開放萊牛,或是聲稱萊豬對台灣的影響很小(像是說台灣人不會買萊豬,或是萊豬的價格不會比較便宜⋯等),這些都與民眾期待的安全保證無關,反而引發更多爭議(牛肉麵事件、被點名的豬肉廠商急著撇清⋯⋯)。

任何政策都很難面面俱到,通常都會有得有失,而政府的立場是謀取全民最大利益,對於受損的民眾提出補救方式,而不是針對每一項質疑都以辯論的思維「回」回去。

畢竟在野黨本就會借題發揮;而民眾會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媒體則是風向球,兩邊操作,政府若不能以全民最大利益作為溝通重點,就會掉入民粹的陷阱,將一場政策論戰,變成是題目愈來愈多的吵架鬧劇。


延伸了解
筆者的行銷社群: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
筆者的行銷部落格:行銷金三角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