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8)【動腦40週年.全球經典廣告回顧系列14】家外媒體在LBS、Beacon等技術的精進下,智慧行手機儼然已成為消費者和品牌對話的載具;一起和我們回到十年前,一同看見台灣家外廣告的發展。

(2017-02-28)2006年夏天,台灣迎來家外媒體的重要技術──InterAD,簡言之,它是一個不需要實際碰觸,就能互動的媒體技術,當時台灣總代理為魔域行銷。

利用感應器擷取消費者的行為動作,透過電腦運算影像處理,再如投影機般的方式投射出來,讓消費者和畫面互動,進而產生娛樂效果。

 

根據當時美國媒體報導,七成以上消費者認為,InterAD互動能成功抓住注意力。甚至有高達86%的品牌內容記憶度。曾於世界盃足球賽事中,利用該技術,在地上投射出足球場,讓消費者在虛擬影像中,享受踢球樂趣;這種技術頗有AR先驅的概念。

用創意表達「吸」的感覺
看似即將被撤下的廣告帆布,正是戶外廣告的創意巧思。當時Kuro為了宣傳新產品Kuro neo mp3隨身聽,由奧美廣告、新據點廣告合作創意戶外廣告。

當時負責戶外創意的奧美廣告業務總監沈嘉隆表示,為了延續Kuro「就是很會吸音樂」的品牌訴求,因此直接將「吸」的感受圖像化,而產生如此吸睛的戶外廣告。不用過多的技術,也能讓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

家外廣告不只看板
2005年日本Video Research Ltd.調查,當地12至20歲和60歲以上的消費者外出比例增多,再加上2000年東京解除對公車車體廣告、交通、戶外等廣告限制,使得當時OOH廣告費用,呈現兩位數的穩定成長。

2004年10月,日本Tokyu Hands推出「會說話」的結婚賀卡,薄約0.75公釐、可錄下20秒聲音、50次錄音重播,是當時各大節慶的熱銷商品。

此外,「有味道」的有聲書也在童書市場中,創造出好口碑,許多家長為了讓學齡前孩童學習「嗅覺」,因而購入。只要翻到童書最後一頁,輕摸咖哩飯圖片上的星號,就可以聞到咖哩香氣。

這類案例多將技術運用於紙張上,在當時的行銷背景中,已是科技化的一大突破,除了保有輕薄特質外,還賦予其他功能價值,現在回頭看來還是讓人感到驚豔。(本文案例收錄在《動腦》第362期)


為歡慶即將到來的動腦40週年,動腦編輯部推出「全球經典廣告回顧系列」專欄,讓廣告主、代理商、創意人,以及任何對廣告產業有興趣的讀者,能有如坐上時光機,回到當時的時空背景、社會氛圍、文化,一同回味這40年來行銷傳播產業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