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也是一種行銷,哪個侯選人(商品)及政黨(品牌)能包裝自己獲得選民(消費者)的認同,就是行銷成功。

圖/摘自民進黨、國民黨官方網站
(文/溫慕垚)原訂本週要分享代言人相關的文章,但由於選舉剛過,個人一直很想分享在這場選戰中看到的行銷方式,但又怕在選前發表會變成「企圖使人不當選」,所以就在選後跟大家分享,代言人的部份就移到下週囉。

選舉也是一種行銷,哪個侯選人(商品)及政黨(品牌)能包裝自己獲得選民(消費者)的認同,就是行銷成功。當然,侯選人(商品)本身很重要,也需要一些其他因素的配合,例如所屬政黨(品牌)及選舉經費(行銷資源),還有在台灣很重要的藍綠對決(目標市場區隔),整個選戰下來,是一場很精采的行銷大戰。

國民黨與民進黨就是兩個品牌,在不同的市場中(五都)各自擁有不同的品牌優勢,而推出的商品(侯選人),就必須面對不同的市場環境。各個侯選人必須要分析市場需求(各縣市的選民需求不同),然後區隔市場(找出認同自己的民眾區隔),再對症下藥去行銷,這就是STP的觀念。

綜觀兩黨的選戰策略(行銷策略),國民黨是一個擁有豐富資源的品牌,同時在中部以北有品牌優勢(執政黨),而這三個市場相較南部的兩個市場,選民(消費者)相對比較理性,所以需要有牛肉(商品力)才能打動選民。先談北二都,兩黨各有不同的行銷策略。國民黨以強勢的行銷資源大打廣宣戰,而且喊出來的訴求都是一些比較大的政策(三環三線、花博、平價住宅….),而民進黨身為挑戰者,加上資源不足,所以選擇不硬拼,改以親民作法,找一些市政的「小問題」,由侯選人親自接觸民眾,進行「體驗式行銷」。排除品牌忠誠者(深藍/深綠的選民),所謂的中間選民就是兩黨要爭取的最重要客群,以兩黨的行銷訴求,雖然選舉的結果沒有改變政治版圖,但以絕對數量而言,已有許多中間選民選擇了民進黨的「親民」商品力,這也給予國民黨這個領導品牌一些警訊,若是在未來是以品牌對決的選舉(如總統大選),國民黨未必能以目前的行銷策略保持優勢。

南部兩縣市則是實力懸殊,一來是民進黨這個領導品牌擁有多數的忠誠消費者(選民),二來是國民黨沒有找到足以說服消費者購買(投票)的商品力(侯選人)及作法(行銷主軸)。北部的廣宣轟炸策略拿到南部,由於市場的不同,就不會有一樣的結果。南部選民比較感性(重情感),而且長期以來的重北偏南政策也讓南部民眾對畫大餅的政策支票不感興趣,國民黨企圖以一些建設的口號來改變選民的意識形態,作用就會低很多(不符合消費者需求)。到選舉後期,國民黨在南二都又改打一些攻擊的訴求,這樣的行銷政策難以憾動品牌忠誠度高的市場,同時「非理性」的訴求(很抱歉我必須這樣形容),若是民進黨這個品牌來執行的效果會比國民黨大的多,但由於民進黨在南部是領導品牌,所以不需要用這種挑戰品牌的攻擊策略,只要力保不出錯,就能保有多數民眾的支持。

大台中的市場形態介於北南之間,本次的結果顯示民進黨的品牌已在中部獲得一定程度的支持。回顧整個選戰策略,國民黨在北部以政策來說服理性選民,但若是本次選舉開出的支票沒有兌現,就會影響下次的選舉;而南部看起來品牌實力差距頗大,國民黨必須要培養在地更有聲望的侯選人拉近民眾的心,而且不能求速成,因為品牌及商品(侯選人)的好感度需要時間累積出民眾的信賴感。相對而言,個人覺得民進黨本次的選舉策略是優於國民黨,在行銷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改打網路戰及體驗式行銷以創造公關話題,雖然在北三都沒有獲勝,但已看見成效,而南部則以保守的防衛策略應戰,在對手的商品力不足的情況下,成功的穩住勝果。

以行銷的觀點來看,國民黨的品牌忠誠客群看起來已不如民進黨穩固,而且相對理性的目標客戶,很容易因為政績而轉向;民進黨把握了一群感性的品牌支持者,只要力保不失,同時在政績上有所突破,就很可能讓未來的選舉翻盤。國、民兩黨應該要了解自己的市場消費者差異,先保有自己的客群(CRM),然後針對中間選民(未來可能會愈來愈多),因應地域性不同的需求對症下藥,而且要長期累積,才有可能在未來逐步打破傳統的政治版圖與勢力,進入台灣新的民主進程。

下週會跟讀者分享有關代言人的做法,除了使用代言人的功效及原則外,也會針對「名人」與「素人」提供個人見解。當然,如果有讀者有其他更好的議題,我也會「插單」來分享。(溫慕垚現任動腦專欄作家)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你覺得國、民兩黨要改變彼此的政治版圖的最大關鍵是什麼?
2. 你覺得有什麼行銷事件或現象,希望能提出來分析及分享?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論壇Facebook踴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