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號567期動腦雜誌)
戴了超過800天的口罩,防疫政策逐一鬆綁,生活看似回歸正常,然而那些新冠肺炎疫情對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並不會隨著解封就自動恢復。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在COVID-19流行的首年,全球焦慮與憂鬱症的盛行率增加了25%。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也於 2022 年末公佈疫情對台灣人精神健康的影響,有 27.7% 的人心理狀態變差,相當於 443 萬人受影響。同時有四成人出現睡不好、焦慮緊張、記性變差,數據創新高。
「療癒」不是新流行,卻是一股愈吹愈強的風潮。尤其資訊爆炸、社群焦慮時代,出現心理層面的無形困擾,眾多平靜及安全感的追求急欲被實現。網路上有各種療癒影片,且數據驚人,一支清潔車子的YT影片觀看數超過1470萬次,#carpet rug cleaning 在TikTok 觀看量高達130億次,#CleanTok超過 269 億次。這體現人們藉由觀看他人打掃和恢復物品整潔的過程來尋求平靜和控制感,得到放鬆和滿足感。
消費者的需求在哪裡,哪裡就有品牌的機會。品牌該如何透過「療癒」,更接近消費者的心靈與荷包?
透過傳播策略及內容行銷 找出產品的療癒價值
企業主不一定要創造新的療癒系商品。可以透過傳播溝通的策略,為產品重新定義出人們渴望獲得的價值。例如某品牌規劃購買洗碗機就送空間收納整理的服務,不僅解決了消費者想買洗碗機又擔心家中空間不足的痛點,同時用影片展示廚房堆積如山的雜物,到最後井井有條的療癒過程,讓消費者獲得娛樂與情感的滿足。影片完看率、社群媒體曝光度、廣告的互動率、收穫名單數以及銷售量,都大幅突破預期的KPI ,取得亮眼的成績!
回應人心需要的撫慰,創造多層次感官療癒
除了觀看影片,也有許多人透過行動來釋放壓力,例如在睡前點起喜愛的香氛蠟燭,創造每天必備的療癒儀式。此外低門檻的著色畫、多肉植物風行,人們透過專注的過程忘卻日常生活的壓力與煩惱,得到成就感。
療癒行銷的核心在整理消費者受創心靈的情緒,讓商品或服務成為消費者現實生活的情感依附。體察社會脈動,加上策略思維與行銷手法,與消費者的嚮往進行對話,進而滿足其療癒心靈的需求,就能為品牌建立好口碑,帶來無限商機。
作者簡介:現任艾普特營運長,擁有豐富的商務談判、顧客關係維繫、媒體策略訂定及新業務開發等經歷。王麗琳於2017年加入艾普特,在廣告媒體圈累積多年豐富的行銷經驗,目前積極致力於協助台灣中小企業實踐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