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號554期動腦雜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近年來數位媒體強勢滲透進入各年齡層生活使用習慣,影響所致,讓企業主不得不從各面向、各種形式積極參與數位廣告投放,更企圖從越來越多樣化的媒體渠道中,擴大佔領消費者目光,以強化品牌優先指名度為前提。但是廣告主於投放數位廣告一事中,除媒體類型的選擇外,其他可能性又了解多少?

過去,廣告公司在協助品牌定義及產品形象定位時,往往要思考著重的策略面向中,不僅產品本身所延伸出的商品價值,更多的策略定義是在消費者的輪廓分析。包含消費者年齡、主要活動區域、食衣住行娛樂等,對各項品牌之偏好、驅動消費者購買意願、傾向與情境等,我們企圖用盡一切方法,勾勒出消費者360度的生活觀察。為的就是要建構品牌商品的DNA,並深度連結消費者購買需求。

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一切行銷目的即是為了銷售,商品廣宣的唯一目標便是要賣給消費者,所以更需要從消費者的角度中,分析、找到消費者在各項權衡點後,仍須購買的理由。就算媒體形式不斷改變,明確地定義、找到消費者購買需求的核心要素,更是不容許忽略或放棄!而這些消費者定向關注點,數位媒體也必須要做到!

因應數位服務的需求,無論在企業內部或是數位服務公司,紛紛出現不同於以往的特別職稱,如:廣告優化師、數據分析師、數位長⋯⋯。還有我持續關注、重視又充滿的期待「數據科學家」。

 

數據科學家,做什麼的呢?
不只有收集、分析、觀察數據、還要思考如何從海量數據,及多項不同維度的數據資料庫中,透過交叉比對分析,萃取出更精準可用的數據。甚至利用數據運算建立模型,研究出不同數據間的強弱關聯性。說穿了,數據科學家就是要能透過數據模組運算,驗證過去消費者輪廓分析與購買關聯性的數據證明,甚至找到更多影響銷售力的蛛絲馬跡。

變與不變
數位優化應用於行銷實務上,不變的是,以消費者為核心本位的策略分析,對應擴散的各面向觀察聚焦。變的是,善用海量且多樣的數據力完善分析,不只更精準也更具量化的依據標準。系統化、定向標籤化,同時讓所有策略與廣告投放出口,做直接地雙向連接,策略力直接對應媒體執行力。

企業主在越來越具規模化的數位廣告投放中,你是否也更能清楚掌握數位廣告投放的能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