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抗疫過程中,追蹤與病人接觸過的人,雖然重要,卻總是耗時又耗力,如果這個動作能從被動變成主動,由手機發出信號,就能減少浪費需多資源,有這麼好的事嗎?

Google與蘋果兩大手機爭對手,協手合作開發疫情接觸追蹤軟體。(圖:Edward Jenner from Pexels)

(2020-04-21)在抗疫的過程,追蹤與病人接觸過的人,是重要又困難的一環,與病人接觸大多是在病人還不是病人的時候,接觸後才發病,追蹤起來有時像偵探探案,大費周章,耗時又消耗人力,但被「探」到的人,才知道自己有潛在危險。

如果這個動作能從被動變成主動,由手機發出信號,說你可能被「探」到了,自己趕快上網查查資料,然後決定在家隔離,或去醫院進一步檢測。有這麼好的事嗎?不花耗大批人力與時間,就能讓與病人接觸過的人自己發現?

 

數位科技在醫藥保健上的應用是慢了點,現在為了控制疫情,開始加速。Google與蘋果(Apple)在手機市場是面對面的競爭對手,現在為抗疫合作,開發軟體,追蹤病人曾經接觸過的人,然後用手機通知。

現在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手機,兩個人近距離接觸,兩支手機就交換資訊,以後一旦有一個人生病,就有辦法通知另一個人。

兩支手機交換資訊是用藍牙、又稱藍芽(Bluetooth),是一種特高頻無線電波近距離的傳播技術,傳播通常在10米以內,為了符合疫情,防疫機構可以設定兩支手機(兩個人)的距離,以及接觸的時間,一旦達到標準,手機就自動交換資訊。

個資當然不能洩漏,所交換的是一個系統內建不涉及個資與地理位置的滾動式密碼(即Beacon ID),經常更換,所以個人隱私得以保存。

A、B兩個人近距離見面說幾句話,兩人手機就自動收到對方的密碼,幾天以後A感覺不適,到醫院檢測確診染病,就把他手機內近14天的密碼上傳給檢疫機構的伺服器,因為密碼經常更換,所以遇到不同的人就可能發出不同的密碼。

而B的手機會自動從檢疫機構伺服器下載確診病人的密碼,發現密碼之一與B手機儲存的 A 密碼相同,手機就會發出警訊,B看到之後能上網查看進一步資訊,然後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Google與蘋果必須合作,系統才能在Android與iOS兩大系統通行無阻,技術關鍵之一在藍牙,因為藍牙不斷的對外發出信號,消耗電源,所以使用上多有限制,像iOS在後台App運轉的同時即限制藍牙的使用,現在都需要更改這些限制,使藍牙在最省電的情況之下7/24(不間斷)運轉。

蘋果本身兼製軟硬體,修改較為容易,Google也盡量不動到硬體伙伴,用Android 6.0以上的update方式做調整。

Google與蘋果開發疫情追蹤的基礎建構,預計五月中能推出應用程式介面,檢疫機構可以藉以發展追蹤App給大家下載,下載的人越多,追蹤疫情越有效,所以在下載的意願上可能是一個瓶頸。

另一個瓶頸是,染病的人要把自己兩週的行動密碼上傳給檢疫伺服器,如果是自願傳送,可能有人不願意,更可能有人假冒確診傳送,讓接觸過的人虛驚一場。所以醫療機構要怎麼樣妥善執行,才能免於前功盡棄。

兩家公司說下一個版本就不必下載追蹤App,把功能內建在手機操作系統,讓近距離接觸的人自動交換密碼。但使系統完整運作,還需要另一個手機App,功用之一是一旦自己確診要告訴伺服器,功用之二是隨時檢查自己是否成為被追蹤的人。

藍牙避開了個資與地理位置,在保護個人隱私上,優於其餘以地理位置為主的系統,但也並不無缺失,例如碰觸帶有病毒的物件表面而染病,手機的藍牙就無從發揮作用。系統發展人員並不否認這個可能性,但現在還是以人傳人為主,環境傳染比例較小,任何系統都不容易顧及所有傳染途徑,如能藉以緩和主要傳染來源,應可讓疫情曲線扁平下來。

我們拭目以待這兩大競爭對手為抗疫合作的結果!

那福忠專欄-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閱讀
疫情中的環保挑戰
疫情讓生活轉向數位
疫情過後
不是何時、是如何
手機競爭對手 合作追蹤抗疫
新的正常生活


本文取材自2020年4月19日「那福忠西海岸數位隨筆(148)」:手機競爭對手 合作追蹤抗疫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歡迎 E-Mail:frank.na@gmail.com 給作者,分享您對本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