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0)有13.3億人口的印度,每年平均丟棄了1,200億個免洗餐具,天文數字般的垃圾量,激勵了印度發明家Narayana Peesapaty發明「可食用餐具」,創立品牌──Bakeys。
(2017-02-10)外型像是木製的湯匙叉子,其實是用小米麵粉等天然食材烘焙而成的,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或化學添加劑,印度發明家Narayana Peesapaty發明的「可食用餐具」,不僅是用餐的好幫手,還可以吃下肚、增添飽足感。如果不想吃也沒關係,直接埋進土裡,5天就可以100%分解。
發明家暨創辦人Narayana示範吃可食用湯匙。(圖:Youtube)
在保持乾燥的正常狀況下,Bakeys可保存大約3年。且經過Narayana的不斷改良,Bakeys的耐熱度與堅固性也愈來愈好,喝湯時,也能維持20分鐘不軟化。有趣的是,還有三種口味的餐具可供挑選,分別是米麥原味、甜味、鹹味。
更激勵人的是,Bakeys的可食用餐具約新台幣139元/100支,而Narayana相信只要銷售量持續穩定成長,勢必能更大量的生產、以量制價,有朝一日可以取代免洗餐具。
以小米麵粉等天然食材製成的餐具,無添加防腐劑,還有三種口味可以挑選。(圖:Youtube)
在台灣,破千萬的外食人口,近7成以上的人正透過免洗餐具,為地球帶來負擔。在推行自備餐具效果有限的狀況下,即便市面上有許多聲稱玉米澱粉製成的「可分解塑膠」(PLA),但這種生質塑膠的耐熱度有限,一旦超過60度就會開始變軟、變形;為了讓PLA餐具更耐用,不少做法是混合傳統塑膠,然而,如此一來就不是100%可分解了。
此外,PLA跟傳統塑膠不易分類,混和塑膠更是無法回收再製,無疑在垃圾管理面形成混亂。因此,真正的解套不是一味的依賴生質塑膠,而是「減塑」,甚至「零塑」。或許來自印度的可食用餐具,是值得參考的創意解套。